有个人问他的作家朋友,“你怎么能写出这么多字来呢?”作家朋友说:“因为我每天都要写,即使有时坐在桌前我很烦躁,我也要强迫自己至少写上两个小时”。很多人都有一个作家梦吧,自己的笔可以刻画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场场荡气回肠的故事,自己的故事可以陪伴很多人度过他们孤单、寂寞、无助的黑暗时刻,甚至帮助他们走出灰暗的一段人生路,这是一个作家的价值。
我也想成为一名作家,小时候我的姐姐给我的影响特别大,她爱看书,她会从同学那里借很多书带回来,我们一起看,那种深入骨髓的欢喜让我至今难忘。我们那个小镇上的废品站有很多别人不要的旧书,2块钱一斤,我们常常会去里面寻宝,总会找到很多让我们欣喜的书。我的心就像飞上云端一样高兴。
从小学到初中,我读了很多书,读的数量和深度远远超过同龄的孩子,那时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多了不起,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语文有多好,没有感觉。小学的毕业考试,语文满分100分,班主任一直在表扬那些八九十分的同学,我也不在意,突然班主任说你得了96分,我自己都愣住了。几个月后,我去了镇上读书,周围村里的小孩子都在那里读书,我立刻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在那里读书,我安静得像感觉不到存在,但凭借比同龄孩子更深厚的语文功底,立刻成了班上学习委员和语文课代表,成绩也是年纪前几。我就是靠着这点光芒掩盖自己内心的些许自卑。
初中过得极快,在同学们老师们的关注中过去,自己也很开心。高中我去了县城里读,离家有些远,要好几个小时。高一我的班主任是个语文功底很深厚,教学经验很丰富的女老师,我很喜欢她。可是高中几十个班,几千人,厉害的人不计其数,我初中那点光芒很快微不足道了。高中的我每个月没有多少钱,没有钱买书,很少更新自己的知识,而博览群书的人比比皆是,我依靠小学初中那点干货勉强排在班级前几名。高二文理分科,我选了文科,语文老师也换了,是个和蔼可亲的男老师,对我们特别松懈,我开始上语文课做其他事,不听课,加上只是太久没有更新,慢慢地,我的语文水平没有再进步。最后,考试中再也没有惊艳过别人。
直到现在,完全找不到当年那种游刃有余,轻轻松松就惊艳别人而自己毫无压力的感觉了。哪怕我读大学,常常泡图书馆,想要让自己知识厚重起来,沉淀自己,没达不到之前的感觉。
谁小时候还不是个才子佳人呢,可是岁月在流逝,我们却没有变得更好,泯然众人也。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或许就这样庸庸碌碌过完一生,没有惊艳,没有骄傲,没有理想,没有那种心儿飞到天上的愉悦感觉。
以前那种沉浸在书中忘记所有的感觉也找不到了,觉得只要有书,什么事也不会让我绝望。现在我可以看任何我想看的书,但看书却成了一个任务似的,在挑选书的时候,也总会选那些实用性的书,心里也带了一些功利性。
写下来,是希望自己能改变,希望自己的心永远年轻,永远鲜活。找回享受生活,追寻理想的初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