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周公西岳 金石风骨永存人间

周公西岳 金石风骨永存人间

作者: 华星卫视 | 来源:发表于2020-05-26 15:00 被阅读0次

日前,惊闻华星卫视顾问、著名金石艺术大师周西岳先生突然辞世,华星卫视全体同仁悲痛不已,香港上海、郑州、北京、太原各地同仁纷纷致信致电,予以深切的勉怀,寄上深深的哀思。

华星卫视全体同仁共撰挽联以表悲切之情:

热血洒边关铸大国利器世界惊

丹心镌金石传家学渊源九州赞

回首与周公西岳先生交往的点点滴滴,无限感慨拥上心头。周公西岳先生一生,

可谓是上对得起国家,父母。下对得起子女,亲友,

先生一生,称得了坦荡磊落。先生风骨,将永存人间。

回首先生一生,为国家:壮岁从军,从中原腹地洛阳偃师县故乡,

辗转千里来到宁夏银川,

数十年献身国防,为我国导弹核武器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后又舍弃专业投身教育,担任系统内学校校长,为我国国防事业培育了无数英才。

先生2019年于莫斯科大学

为家庭。先生7岁传承家学,勤习书法篆刻。几十年无论工作如何变幻,条件如何艰苦,先生从未有时刻懈怠,于书法金石屡有所悟,使得家学渊原得以传程。及退休,先生于银川文化城创石缘斋,以书法为媒,金石为友,传播中华文明,广交四海朋友。先生仁义这名远播九州。去世前,先生不顾年迈,辗转千里,使得父母遗骸得以魂归故里洛阳,先生了一夙愿,更成全了孝的美名。

先生与世前父母重修的坟茔

为亲友,先生一生热心公义,淡薄名利,其好客之名远播四海。先生一生治印数万方,撰写书法作品无数,被海内外无数仁人志士收藏。先生一生痴石,收藏奇石数千方,却从无一枚转让,其致情致性,令人敬仰。

而今,周公西行,让众亲友悲痛不已,回想与先生相交的过往种种,历历如在眼前,先生风骨,令人敬仰。

愿先生永得平安喜乐,吾辈永不忘先生教诲,传承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明,为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砥砺前行。

华星卫视编辑部

2020年5月11日

一印一世界 一章一天堂——记篆刻艺术家周西岳

周西岳简介

周西岳,男,汉族,1949年出生于甘肃兰州,祖籍河南洛阳,现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他是宁夏印章行业协会副会长、神剑艺术学会会员、宁夏石文化研究会理事。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儒家文化影响,奠定了书法、篆刻的深厚基础。尊崇“秦风汉韵”的他,日积月累形成了独特风格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将玩石头的境界和为人的道理巧妙融为一体。在传播中国古老的篆刻艺术方面贡献颇多,曾得到全国多家媒体的报道和专访,并与2015年在中央电视台CCTV《瞭望天下》栏目,获得“爱心志愿者”称号。

印之所贵者文,文之不正,虽雕龙镌凤,无为贵奇。

——题记

儒雅的举止,温和的性情,博学而又谦逊的谈吐;为传播中国古老的篆刻艺术,授课教学不遗余力;七岁提笔持刀,半个世纪的耕耘,“秦风汉韵”的浸润,严谨的治学态度,终成独特风格。集篆刻书法于一身,一枚枚承载着中国古老艺术的精美印章,为他赢得了盛誉。

他就是著名篆刻家、书法家——周西岳。

宗法秦汉 悟其精髓

“若说习篆,那可早了,七岁那年父亲从香港回来,带来两枚象牙雕刻的印章,引发我篆刻的兴趣……那时学篆刻很难,几乎没有可鉴学习的资料,一本求古斋石印杨沂孙先生的《在昔篇》和两本简单的印谱,是我唯一学习的书,全凭着一腔热情独自揣摩。”

文革结束后,艺术终于进入了解冻期,学习资料渐渐多了起来。

一天,周西岳无意中得到一本《天发神谶碑》一书,“雄奇变化,沉着痛快,如折古刀,如断古钗,为两汉来,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之第一佳迹。”“印之学汉秦,诗之学唐,字之宗晋。”从此研习汉印便融入了周西岳的艺术人生。

“篆刻代表了秦汉文化的最高水平,同中国的文字史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最灿烂的篇章,是古老的中国人民最伟大的创造。中国文化,秦汉为基。现代生活的紧张与浮躁,使得重现和了解篆刻的人越来越少。我们应当担负起弘扬秦汉文化的社会责任,赋予秦汉文化新的内涵。”这是一个炽爱篆刻艺术家的心声。

以铁为笔,以石做纸,以心为艺,是周先生人生的真实写照。只要拿起刻刀,周西岳眼中就只有字。

中原儒家文化的浸润,大漠黄河文化的磨砺,一千多方汉印的临习,周西岳的篆刻技艺日趋成熟,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端庄醇厚中透着俊雅,朴实稳健中展着洒脱,古朴苍劲中显着秀逸。

弘扬国粹 不计名利

周西岳不仅自己琢磨篆刻,而且还把自己的“手艺”传授给他人。尤其是退休以后,更是闲下心来专心篆刻并教授学生。

“只要持之以恒,你一定会成功的。齐白石32岁才学篆刻,一样成为一代崇师,靠得就是恒心、毅力。”周西岳不停地鼓励他的学生。

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篆刻,学习篆刻。2010年周西岳走进“宁夏大学艺术系”教授篆刻。

由篆刻的起源、形成、发展、流派,讲到学艺的艰辛,再讲到做人的道理。一年时间,周西岳认真备课,广泛搜集与篆刻有关的材料,每一课都力求讲到完美。

渐渐地周先生的印章,走出宁夏,走出国门,成为宣传宁夏、宣传中华文化的一个品牌。

当辗转接到日本前首相竹下登渴望得到一枚中国印章的请求时,周西岳爽快地答应了。这正是让日本让世界认识中国、认识秦汉文化、认识篆刻艺术的好机会,周西岳决心做好这件为中国汉文化、为宁夏篆刻界争光的事。其后几年,日本岛根县知事土田好治、副知事高桥悦郎,马根大学校长北川泉,南韩汉城大学校长郑佑贤……一位位国际友人,在一枚枚方寸之间,领略了中国篆刻艺术的魅力,更领略了治印者的气度与神韵。

常言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周先生赋予了石头生命,而这一兴趣爱好也不断地赋予了他生命的活力。方寸石缘情,让他不孤独不寂寞,生命更有意义,并且快乐地活着。

相关文章

  • 周公西岳 金石风骨永存人间

    日前,惊闻华星卫视顾问、著名金石艺术大师周西岳先生突然辞世,华星卫视全体同仁悲痛不已,香港上海、郑州、北京、太原各...

  • 暑期登华山

    华山论剑何惧暑 西岳云峰傲江湖 不群曾掌一门派 风清扬九剑孤独 神州称霸盖西岳 百年传闻留风骨 山作脊椎石为魂 剑...

  • 七绝.读李白《古风(其十九)》有感作(新韵八寒)

    李白西岳会神仙,恍恍驾鸿升九天。俯视人间兵乱处,纷纷豺狗尽衣冠。 附李白《古风(其十九)》—— 西岳莲花山,迢迢见...

  • 孟珏:芳华易逝,风骨永存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纳兰容若 这是我最喜欢的纳兰容若的一首词,...

  • 岁月不饶人

    明月不曾换, 人间面全非。 年华易流逝, 真言当永存。

  • 人间值得,真爱永存!

    我偶然的在FM中,看到复旦大学的陈果老师上课,眼前一亮,讲的太精彩,敬佩欣赏。几个月前,很惊喜的看到陈老师的新书《...

  • 赏叶

    枝头西风染 凉秋添奇观 孤寂心不惊 风骨笑人间

  • 西岳

    西岳华山 2015-6-23 一上西华山,巍峨有奇险, 古人论剑处,高峰指云巅。

  • 纪念伟人诞辰125周年

    毛泽东 永存千万年, 为民造新天。 清除众险恶, 世代在人间。 2018.12.28凌晨于上海

  • 如梦令·梨花枝头笑

    昨夜微雨寒,今朝风骨硬,忍看梨花枝头笑。一宿事无休,雄鸡已唱晓。快了,快了,莫与周公争分妙。 昨夜,先生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公西岳 金石风骨永存人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ffv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