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最近的菜市场不大,但品种齐全,日常家庭生活的必需品是可以满足的。
从家里出发,骑电动车大约十分钟,过一座桥,桥头就到了。说是菜市场,其实就是在路的两边摆很多卖菜的小摊,有的是自己家里的菜,有的是做菜生意的,摊子大些。摊子后面,一边是以前的居民楼后边,一边临街,开了些的小店铺,水果店,理发店,调料店等等。
这里是个丫字路口,所以拐过来还有一溜小摊,靠里的店铺就被外面的店铺挡住了。但是没关系,大家都熟悉了,想逛下也会走到里面去,修鞋铺就在里面的店铺的旁边。
这个修鞋铺也有店面,很小的一个卷闸门,似乎是旁边店铺削来的。
印象中这个修鞋铺有很多年了,每次都是一个老人家,带个眼镜坐在那里,给别人修鞋。每次有需要修鞋时都是妈妈去的,我也只是路过。
今天是第一次去修鞋铺,却不是修鞋,是因为女儿的书包带子快断了。当时我在家里面说想缝一下,妈妈告诉家里的针根本就缝不了,因为那个背包的带子太厚了,建议我去修鞋铺拿那个机器缝一下,于是我就找到了修鞋铺。
这是我第一次认真的看这个修鞋铺,只见小小的一间屋子,里面黑漆漆的堆满了杂物,似乎是些旧的破铜烂铁之类。靠近门边的墙上挂着一个有很多口袋的收纳袋子,上面插着一些剪刀等等之类的工具。
老人坐在门口那里,身上穿着很旧的蓝色工作服外套,系了一个牛皮的围裙,围裙长长的正好放在膝盖上。
修鞋老人灰白的头发乱糟糟的,瘦长的脸颊上满上皱纹,一幅老式眼镜挂在耳朵上,看着他低头忙活着手中的鞋子,感觉好担心眼镜会掉下来。
在老人前面放着一台修鞋的机子,一看就有些年头了,黑乎乎的,上面似乎还很油腻。
机子前面放了两张小板凳,还有两双拖鞋,如果现在老人手上正在修脚上的鞋,就可以脚穿着他的拖鞋,坐在那里等着了。
我看老人手里正修着一只鞋子,没人等着,估计是放在这里修等下来取的。反正我也没什么事,就没着急催。我坐在其中一个小板凳上,老人家抬起头来,微笑着说:“你先坐坐,这个鞋子快修好了。”
我点点头:“没事不着急。听口音您不是本地人哪。”
老人说:“我是上海人,在厂里上班,退了就干点自己喜欢做的事。”
我点点头,我们这只有一个大厂,就是钢铁厂,有几万员工,包括很多外地人,他们调来这里,单位分房,说这里的话,适应这里的生活。
老人又说:“孩子们都大了,有自己的事业,家庭。我也不想闲着,做做这件事,既帮了别人又活动了筋骨,还能赚个零花钱,何乐而不为呢?”
当我把书包递给老人时,老人笑着的说“这娃娃背书包这么使劲啊,看样子,现在读书很累啊。”我忙说“是的,现在小孩的书太多了,你让她拿出来,她也不干,每天背着那么多书,而且现在的书包质量也没有以前的那么好了。”
老人家看了看我女儿书包的颜色:“红色的书包,配什么线呢?”只见老人家盯着书包看了几秒,从旁边一个盒子里主动拿出一种透明的线,好像鱼线啊。嘴上说:“白色的吧,小姑娘的书包,黑色线的不好看。”
修鞋老人手很粗糙,但是穿针的时候却非常的灵活,左绕右绕,线就穿好了。只见他把书包带子整理一下,然后放在那个机子的针下面,按平整。他的一只手用手摇着,另一只手配合着转动书包。
我问他:“老人家,您这一天能挣多少钱哪。”
老人说:“不一定的,有时几块钱,有时几十块钱。不要紧的,我喜欢干这个活,有人给我鞋修我就高兴,顺带修个伞,像你这样咂个书包带子。”
很快,书包带子就缝好了。
老人把书包拿下来放在他腿上,把带子翻过来,用剪刀剪掉后面的线头,拿到眼前端祥一下,然后把书包递给我说:“好了,你试试。”
我接过书包,看见上面密密麻麻,扎了好圈,我不用扯都知道很结实。
我问:“多少钱?”
老人家说:“就给一块钱吧。”
我心想还真不贵,付了钱,拿着书包回家了了。
修鞋老人不知还能修多少年,但他找到了他喜欢做的事,他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他,也不上心今天挣了多少钱,他乐在其中倒也让人羡慕。
无戒90天写作成长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