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门最近难得一月聚一次,一般办公室最多四分之一的人,有些人年会都在外面出差,只能遥望我们在公司推杯交盏,散场后再切磋下国粹麻将,心生羡慕。喝酒打牌只是交流情感的工具,小酌小赌怡情,感情就在你来我往这么建立起来。
我们是市场部门,工作场合也会需要喝点儿酒,但客户素质不错,大家借助酒兴聊得开心就好,极少以逼迫人,让人难堪。确实也碰到过一次,趁着酒劲拽着人不放,后来我是没见过这人一次。
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社会交往中国占据独特地位,是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酒与诗也有着不解之缘,“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自有一种豪迈,“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自有一缕哀思,“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自有一番惦念,吟诗作对必不可少。现代社会,殡丧嫁娶,管它红事白事,总离不开它。
新人进部门要喝酒欢迎,送别老同事也要喝酒践行,在酒的微醺中,放下工作中的紧张、疲惫、焦虑,天南海北的聊着,距离与生疏感被消融。
我大学毕业后才开始喝酒的,也就22岁开始喝酒,这之前无论是在家、与朋友吃饭都不喝,嫌弃啤的太苦,白的太辣,红的太涩,还不如一杯白开水来得舒服。工作后, 不可避免要喝酒,虽然领导不勉强,但生性不愿拂别人面子,这才开始端酒杯。各种颜色试过,最能接受的是红的和白的,啤的真的没那个海量装下去。
喝过之后才发现,只要适量不豪饮,酒有酒的好,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以酒论人品,以酒辩感情,以酒论等级。
我喝得大部分酒都是以酒辩感情,很多客户跟我们喝酒如同朋友一般,大家简单聊着家常和个人一些经历,趁机点拨下我这样的年轻人,希望少走弯路。弯路该走还是要走的,走的捷径总有一天要偿还,磨炼过的经验更为深刻。
工作几年下来,以前不喝酒的人,到与合适的人一起喝酒,到今天一个人吃饭也可以配杯红酒,闲暇放松看书也可以来点儿。
很喜欢喝酒后神经松弛的感觉,一般喝不到微醺,依旧有效果,舒服的自在。在不过量的情况,也就是未达到喝酒后的微醺和兴奋的状态时,更能聚焦于眼前的事情,专注而又高效。
端起酒杯有七年,但从未放纵自己喝嗨,珍惜这份恰到好处,在理性的范围内去享受这份美好。与人喝酒气氛再浓烈,别人再怎么起哄,我都坚持自己的度,不糟蹋身体,也不去勉强别人,所以从未醉过,亦不想体会醉酒后的难受。
以往年夜饭老爸喝酒无人作陪,我与老弟一人端着一杯饮料意思的碰杯,现在我们都长大了,可以陪老爸小酌两杯,其乐融融。
今天也是部门聚餐,喝了一杯红酒,心情舒畅,写完可以美美哒去睡觉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