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后备厢锁被人撬坏了,打电话咨询4s店,告知我必须换全套新锁,二千多元钱。“全套”意味着汽车门上的锁,点火开关的锁全部换新,我觉得太浪费。
问:可以修吗?
回答:4s店只换新不修锁。
办公室的小赵听到了,说:“我认识一个修锁师傅,水平很高的,去找他试试。”
我半信半疑被小赵带到西横街一个修锁铺,铺子不大,一间门面,里面一张工作台,四周是货架,架子上有各种各样的锁。头发花白的老师傅,穿着蓝色的工作服,套着护袖,粗糙的双手正在老虎钳上锉钥匙。小赵走进去打招呼说明来意,周师傅说汽车锁没修过,看看吧!他走出店铺,检查了一遍后备箱锁,点点头说能修,让我们去街上逛逛,一个小时左右再来拿,我让小赵先回办公室,自己留下来等待。
周师傅熟练地拆下了锁芯,仔细检查,发现有五六瓣锁片被撬变形了,片与片之间的间隙很小,很难进行固定校正,他用专用工具一点点夹着调整,一边工作一边和我聊天,他说自己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好,对街上的板金工有兴趣,看到他们剪一块铁皮敲敲打打就是一只水桶,站在那里一看就是半天,小学毕业就去当学徒,两年后满师自己开店,后来公私合营不准私人开店,就进了粮食机械厂。我问他怎么学会修锁的?他说到了工厂,正巧和当时城里有名的锁匠师傳黄德彪分在一个班组,看到黄师傅什么锁都能开,觉得很神奇,就央求他教,黄师傅看他机灵又聪巧,就把一身的本事传给了他。
我问他这么大年龄还辛苦地开店,是没有退休工资吗?他说不是为了钱,是为了有事干。工厂退休后在家歇着,经常有人找他去开锁修锁换锁,正好国家政策放开,就登记了个体营业执照,开了这个修锁铺。他还说年龄大了,气力跟不上,本想找一两个帮手兼徒弟,既减轻自己的体力又把手艺传承下去,找了好几年也没找到,没人愿意学,都嫌这工作脏又苦还赚不到大钱。他感叹地说:“现在的年轻人都愿意赚快钱,这种老行当要失传喽。”
不到半小时,周师傅把锁修好了,收了我五十元钱。
时代发展了,许多传统行业面临淘汰的困境,原先常见的鞋匠、补锅匠、白铁匠,箍桶匠已经难见踪影,消费观念的改变,形成新的消费习惯,过去东西用坏了首先想到补一补,修一修还能用,现在东西用坏了想到的是换新的,甚至没用坏,只是因为旧了,不时尚了就淘汰或直接扔掉。这既是经济发展的成果,也是提倡超前消费,负债经营的结果。
2018年1月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大三学生李兴元,21岁,在朋友圏留下一条遗言:“活着真的很累,就让我这么安安静静地死了吧!对不起我的家人,我撑不下去了,累了。”当天被发现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宾馆内死亡,自杀原因是因为网贷买苹果手机,还不起贷款,越借越多,债务利滚利成了五万多,催债逼得他无法上课,无法睡觉,无颜见家人,最终选择了自杀。报道中还有女大学生贷款买新款手机,名牌包包,最后无力偿还,只能傍大款或者受制于黑恶团伙,沦为卖淫女。
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攀比心理,追求住豪宅、开豪车,穿名牌,导致奢糜之风盛行。我在菜市场看到拎着LV包包的时尚女郎,为了一毛两毛钱和卖菜的农妇斤斤计较,明明是一斤青菜都要精打细算,偏偏一甩万元买只名牌包包。不顾经济条件超前消费危害不浅,提倡高消费,追求时尚生活,很容易把青少年引入歧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并不过时。
城市里修修补补的手艺人会越来越少,但愿下次要修锁,我还能找到周师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