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值得去过高配的人生。
毕业三年,辗转跳槽之后,婧文在一家电商公司不瘟不火的做着策划推广的工作。每日早九晚六,和同事关系处的还不赖,至于为什么处的还不错婧文大概心知肚明。同事中很多都是小孩子,有的才是刚刚实习。嗨、哪有什么资格说人家是小孩子,只不过是晚毕业了几年罢了。在公司里没有权钱威胁,不是性格障碍,当然可以相处和谐。但也有一个相同之处,就是她们都非常讨厌上级主管,这种帮派效应使她们异常的团结。微信建立一个小组群聊,每天在里面开车摸鱼,吐槽抱怨,有时候她会想这就是自己想要的职场生活么?
那天正值午休时间,婧文拉下遮阳帘,趴在桌子上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温煦的阳光透过遮阳帘悄悄的洒在她的脸上,穿过睫毛,透过眼睛的缝隙,好像看到了大学时代的景象,那被现实讽刺的岁月静好的模样。
毕业典礼过后,婧文拿着DV在操场上请每一个同学都对着镜头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和未来想做什么,而大家也约定好,这支视频交由婧文保管好,不可以透露给其他人,在五年后的同学聚会上播放再录制续集,看你在做什么,离你想要的是不是更进一步,多么有趣的毕业仪式感。可想而知,天真无畏要走出校门的学生都说出怎样的一腔热血和满心理想。而婧文则成为比新闻联播还鼓舞人心的毕业vlog的唯一见证者。这个世界最可怕的是,你见证了所有人的死亡,还要逞强的告诉自己活下去。
是的,大家都死的很惨。那种被迫无奈归乡、才华得不到赏识、职场内部明争暗斗都不算什么,至少还可以重头再来、另找他家、或者争得头破血流,因为还至少知道自己要什么。而婧文想自己正应毛不易的那句歌词,“二十多年到头来,还在人海里浮沉”,她明白人本就凡俗如草芥,漂浮如尘埃,可是她不想如此没有自我,不知所求的在消耗自己的人生,她也想去过高配的生活。
可什么又是高配的生活?什么又是低配的生活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那些经常在脸书分享自己又去了哪里旅行、又买了几万块的包包、今天又观看了几场音乐会的人过的就是高配的生活么?不见得是吧!记得看过“道长”说的一段话,他说有些做媒体、做时尚或旅行公众号的人很可悲,因为对于有钱人、企业家来说去那些高级的地方旅行、住多么高级的酒店、戴十几万的皮带是很轻松的事情,可是撰稿人的工资很低,却要通过文章、图片来告诉消费者这些地方有多么好、餐厅有多么高级、这件衣服的裁剪设计有多好,可以引领时尚潮流。可是他们并不能消费得起他们每天输出的东西,久而久之还会影响自我消费认知,甚至超出自己经济能力的过度预支消费。然后通过社交平台晒出去,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自我满足。这看起来很高配吧?可是没有人能在深夜理解他们内心的焦虑纠结和煎熬。
而你完全可以过真正高配的生活,遵从自己的内心,在这个社会越来越物欲的时候,真正的认识自己和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浑浑噩噩度过最好的职业上升期,有规划有追求,不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像婧文一样,她太了解那种无数次深夜降临却觉得自己荒废一日、事事无成的感觉,那种低配的人生快要压的她喘不过气。
我想那种秀给别人看的人生不是高配的人生,你值得过高配的人生,那种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