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30天写作实战打卡第七天,1038字】
晚上下班进了小区后,我边走路边发信息,头也不抬的往前走。突然感觉面前有堵墙,抬头一看是花圈,吓了我一大跳,原来一单元有人家在办丧事。
我住的小区是旧村改造的楼房,所以这里的红白事跟农村的习俗差不多。第二天早上起来我还听到哭丧的,男人女人都哭得撕心裂肺,偶尔还有几句清楚的话语说出来。声音渐渐远去,直至听不到。
我参加过奶奶和姥爷的葬礼,奶奶去世时我3岁左右,我并不记得当时的场景,唯一有印象的大概是白色的孝帽和孝衣。姥爷葬礼的时候,我戴着孝布,扶着小姨,在去墓地的路上一直哭,路过别人家大门的时候,主人会烧纸或者麦秸给姥爷送行。
小的时候村里有丧事吃席时,我总闹着跟妈妈去。可是走到主家时,看到披麻戴孝的人我总是哇哇大哭。妈妈问我怎么了,我也不回答,现在想想我是害怕那白布做的丧番,会把我的魂魄给招走。
再大一点的时候不怎么害怕了,甚至还会和大孩子追着哭丧的队伍,去看人家下葬。
现在想起来,好像谁家有丧事,一准会围许多凑热闹的人。特别是在街上摆个八仙桌小辈去磕头的时候,围观的人会吐槽哪个闺女的夫婿走的步数不对,哪个小辈磕头磕错了数。围观的人好像特别喜欢看有人出错,然后作为自己茶余饭后的谈资。
那时候的农村没有统一的墓地,都是找来风水先生看看方位,埋在自己农田里。像我姥爷,他家是山村,人去世后都葬在半山腰。
幼时的我对于丧葬,坟地都是恐惧的,大概是鬼故事或者奇闻异事听多了,害怕自己被鬼魂附体或者遇到鬼打墙。
上高中那会,我邻桌是个娇小玲珑的女同学。她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走了,她跟爸爸相依为命。当我给她讲我小时候被白布番吓哭的时候,她说她经常去河坝旁的坟地里看看,看到坟头鞠个躬说句打扰了,然后跟坟墓里的人聊天。
我吃惊地问她,你不害怕吗?她说,不怕呀,活人比死人可怕。
她告诉我,如果天气好,就去她家附近的河坝溜达。然后看到河坝旁的坟地,她就会去跟他们聊聊心里话,不用担心他们会把自己的秘密说出去。聊完天,她会感觉自己轻松舒心很多。
当时的我觉得她很不可思议,现在想想这大概是她排解情绪的一种方式,不过太过特别,大概和她的家庭环境有关系。
女同学高二的时候退学了,我们也失去了联系。不过她说过的话我仍旧记着,我也在慢慢改变自己对白色孝布的恐惧,对鬼魂的理解。
小时候会哭是因为对死亡的恐惧,对鬼魂的恐惧。长大了,踏入社会,了解的越多,越知道社会的复杂,人性的复杂。
所以不用畏惧看得到东西,只有那些隐藏起来东西需要我们注意,毕竟偌大的世界,我们要快乐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