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之,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黄帝问岐伯说:我听说,看病人的气色,就知道病情的,叫作明;切脉而知道病情的,叫作神;询问病情而知道病的部位的,叫作工。
“余愿闻见而知之,按而得之,问而极之,为之奈何?”我希望听一下,望色就能知道病情,切脉就能得知病情变化,问病就能彻底了解病苦所在,怎么做才能有如此水平呢?
“岐伯答曰: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桴fú鼓影响之相应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叶之殊候也,故根死则叶枯矣。”岐伯回答说:病人的气色、脉象、尺肤都与疾病有相应的关系。这就如同用槌击鼓,声响随之也会相应发生,而不会有差错。又如同本和末,根和叶的关系一样,树根死了,树叶自然也就凋枯了。
“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因此,察色、切脉、诊尺肤三者是不能有偏颇的。知其一,可称为工,知其二,可称为神,知其三的,就可称为最高明的医生了。

“黄帝曰:愿卒闻之。岐伯答曰:色青者,其脉弦也;赤者,其脉钩也;黄者,其脉代也;”黄帝说:我愿听你详细地谈谈其中的道理。岐伯回答说:病容出现青色,它的脉象是弦脉;出现红色,脉象是钩脉;出现黄色,脉象是代脉;
“白者,其脉毛也;黑者,其脉石也。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出现白色,脉象是毛脉;出现黑色,脉象是石脉。如果发现气色和切得的脉象不相合,反而得到相克的脉,就说明病人就要死了。若诊得相合的脉象,则说明疾病很快就会痊愈。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之,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余愿闻见而知之,按而得之,问而极之,为之奈何?岐伯答曰: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桴fú鼓影响之相应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叶之殊候也,故根死则叶枯矣。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黄帝曰:愿卒闻之。岐伯答曰:色青者,其脉弦也;赤者,其脉钩也;黄者,其脉代也;白者,其脉毛也;黑者,其脉石也。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
今天学习了察色、切脉、诊尺肤三者是不能有偏颇的。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