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下午放学,女儿带了一本手工作业,说的老师让完成好了第二天带到学校去
回家后我们不紧不慢的完成了作业,为了防止第二天忘记带走,我特意提醒她把作业放到鞋柜上去。谁知第二天我们谁也没有往鞋柜上面看一眼,便潇潇洒洒地开车走了。
由于下雨,我们走得很悠闲。到学校后,看到同学手里拿着作业本,我对女儿说:“糟糕,你的作业忘带了。”她瞬间难过起来,嘟囔着这可怎么办?我说别急,妈妈去给你拿。于是我拜托她同学的妈妈帮我把车停好,我骑着她的电动车迅速回家。这时候正好是上学高峰期,两台电梯都还在上行,我便连忙开始爬楼梯,由于冲劲儿太快,到五楼的时候我已经觉得有点累了,于是我去看了看电梯,还刚从顶层下来,我又折回楼梯继续往上爬,到第九层的时候,我的腿太酸了,便停下来喘了喘气。我不断地暗示自己:还有四层就到了,加油,加油!于是又开始跑,这时候真恨不得爬上去,还好我一鼓作气冲了上去。迅速进门后看到作业静静地躺在鞋柜上,仿佛在嘲笑着我们的大意,又责备着没有带他一起走!来不及思索,拿着它就出门了,这时候电梯正好下来到我们楼层。我在电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下楼骑着电动车到学校的时候,同学们都已经进教室了,我只能放到门卫打算给老师打电话。恰巧有一位老师要上二楼,她问了问叫什么名字,就帮我带上去了。
送完女儿上学又送儿子到婆婆家的时候,我在车上说:“我好累呀,我爬的楼梯到十三楼去拿的作业。”儿子俏皮地说:“妈妈,不能爬楼梯,要走楼梯才可以!”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一番折腾后,我到了办公室,思考着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今后怎么避免以及我这样帮忙拿作业到底对不对?
首先说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由于我们中午要坐火车去武汉,我脑袋里全部都是想的背包里的东西有没有带好,身份证件带了没,以及我待会工作要怎么处理才能尽早下班,所以完全忽视了这件事情。女儿则是压根没想起来还要带东西去上学。说到底,还是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属于责任心缺乏的表现。
再说怎么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吧。上班后,我搜索了一些办法。为了培养女儿学会承担责任和反思,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她具体方法,而是和她交流着怎么避免下次继续出现这类事情,我问她有没有办法。
她很快就说:“我想到了两个办法:一是我们以后放在开门会看到的那个鞋柜上吧,不放到昨天那个位置了。二是我们用笔画下来,放在门口,带走了就打钩。”
我说:“这两个都是好主意,我去买点便利贴,要带的东西写在便利贴然后粘在开门的位置。”
回家后,我就把开门处鞋柜顶层的口罩和洗手液拿走,让这里变成上学要带东西的存放区域。
周三下午老师又布置了作业,第二天上学时女儿拿着提前放好的作品,高兴地说:“妈妈,今天我没有忘记拿作业了?”我说:“今天要表扬你自己想的办法和记住了老师的话,你真棒!”
最后说一下这样帮忙拿作业的行为到底对不对?她幼儿园三年,我们很少出现过忘带什么东西的情况,但是绝大部分时间是我在提醒。那天我也在想别的事,所以就出现了这件事情。刚开始我想的是我如果不去帮她拿作业,那么她肯定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在学校分享手工的时候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别人,这样会影响她一天的心情。我帮她拿了,他就会避免这类责罚,相对而言她会快乐一点。我内心纠结的是,我帮她拿了作业,就帮她承担了责任,那么今后出现这类事情,她肯定还会依赖我,自己没有长到记性。这本是我们作为父母的教育责任,这样代办了会不会不好。想到这是第一次,我还是去拿了,并且放学后和她约定好下次一定要自己记牢。她也和我说:“老师在教室问哪些小朋友的作业是忘带了爸爸妈妈送来的时候我站起来了,老师还说一定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下次不要这样了。”我问她记住了没有,她连忙点点头。我告诉她,以后自己记好,妈妈下次就不会帮你拿了哟。
孩子终究要自己独立面对这个世界,或许有些事情提前让她明白对她今后并无坏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