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经济学读后感

作者: 不废韶光 | 来源:发表于2016-09-23 20:19 被阅读666次

读了两周左右,终于将一课经济学读完。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所以决定写个读书笔记,为这本书做一个终结。

一课经济学是我除《极简经济学》外读的第二本与经济学相关的书籍。因为涉猎不深,所以感觉这本书中有很多东西也没太明白,它和极简经济学中一些看法有冲突,我自己目前还不能分辨究竟哪一种才是正确的。不过感觉这本书确实不错,因为看了这本书,起码学会多从几个角度看待问题,而不仅仅只是听别人说,什么什么政策有多好,只见到它的好处,没想到它的坏处,对一些事情能够更有自己的见解。这本书已经是七十年前的作品了,但是其中的许多内涵和意义却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过时,这是非常难得的。也许正确的事情就是经得住时间的检验的吧。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不再仅仅关注既得利益者,同时关注一个问题背后的影响和其他被隐藏的受害者。例如,国家制定最低工资线,原本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并且认为这工资线越高越好,但现在知道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工资线的存在一方面会迫使一些工作能力较差的人失业,另一方面会提高企业的成本,使企业发展变缓慢而财富下降。此外,企业提高的成本会被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最终间接降低我们的生活水平。再如,限制租房的价格,表面上租客得到了很大实惠,有利于社会和谐,但实则降低了房子的利用率,并且限制了房地产的发展,原本依靠利润驱使,想要盖出租房的人也因为利润过低而不愿意投资建造更多房子用于出租,这样,使得租客的房源问题难以解决,稀缺的商品价值提升,却被强行压低。房东不愿意投资翻修房子,租客生活环境越来越差。原本看似对租客有好处的政策,到头来其实还是损害了租客的利益。

此外,这本书还给我一个“过犹不及”的启示,在经济政策的制定上应该遵从中庸之道。例如,本书提到税负抑制生产,由于过高的税收,会严重的挫伤生产者的积极性,因为过高的税收,使得企业的利润大幅减少,与此同时,企业还承担着损失、赔钱的风险,换成正常人都会感觉受益那么小,风险却那么大,那还积极生产做什么,由此使积极性减少。赋税过高带来的严重后果在中国古代已经经历很多次了。如果不收税,结果又会怎样呢?不收税,国家这个庞大的机器就无法运行,没有人为警察,公务员提供工资,社会治安收到挑战。所以适当的收税能够提高国家运行的流畅性。

但是,读完这本书还产生了一些疑问,例如按这本书所说的,难道市场的调控只需要无为,放任它自己发展么?目前我国的国情和相应的政策是正确的吗?如果说什么问题都能由“无形的手”操控解决,那么国家,政府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我的见识浅薄,书读的少,希望能多和大神交流,学习。接下去准备读——《经济学通识》,读完之后再找时间重读《极简经济学》,将多本书的精华结合,辩证的看待,希望能解决我的疑惑!

相关文章

  • 悦读社发言(79)

    重温经济学入门经典。——《一课经济学》读后 《一课经济学》是一本畅销了70多年的经济学经典入门书,主要讲述的是奥地...

  • 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哪里可以下载

    每天听堂北大课。 我是在看 《一课经济学》时,看到有关评论,薛兆丰的《经济学通识》说中国的《一课经济学》。后来又把...

  • 一课经济学

    一课经济学 一课经济学,分别从如下八个方面,讲述了经济学的知识点。 破窗谬误 政府投入 就业相关 国际贸易 价值体...

  • 2015读书

    五月 1.一课经济学

  • 一课经济学——读书笔记

    与李xx他们的观点微有不同,我倒不认为一课经济学比纯粹经济学说的要散。 从内里逻辑分析看:一课经济学从最初的引子—...

  • 经济学 学习

    经济学原理理解学习。 [name]一课经济学.pdf [tag]经济学,集体智慧,机器学习,数据分析,数据挖掘, ...

  • 《一课经济学》读后感

    这是一本 60年前的书,而且到现在都有借鉴意义。这本书字数不多,而且很容易读。 这本书说明了这么一个小故事: 有甲...

  • 一课经济学读后感

    读了两周左右,终于将一课经济学读完。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所以决定写个读书笔记,为这本书做一个终结。 一课经济学是我...

  • 《一课经济学》读后感

    作者:(美)黑兹利特 出版社:蒲定东译中信出版社出版 作者介绍: 亨利‧赫兹利特(Henry Hazlitt) 美...

  • 寒假《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的入门级教材,它简单明了。也被称为是经济学教科书中最生动和有趣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课经济学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qt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