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下班的路上和同事聊天,让我想起了童年的许多趣事。
女人之间聊起天来,思维可以无限扩散。我们从今天好冷啊聊到幼儿园的家长学校又转到小时候怕黑。
农村人种地,经常起早贪黑。放学后一个人在家写作业看书,常常到天黑父母都还没有回家。农村没有城市的喧嚣,天一黑就很安静。一个人在家,周围漆黑一片寂静,偶尔房梁上有老鼠吱吱叫,这时就会脑洞大开。会不会有鬼,窗户那里有没有东西,黑影里会不会有东西?越想越害怕。最后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蹲到路边去等父母回来。父母回来免不了一顿骂,自己家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后来被父母说的多了,琢磨出一个办法。把家里的灯全部打开,待在靠墙的一面,不看任何地方,专心看书,有老鼠叫我就学猫叫。吱吱声和喵喵声此起彼伏,一时也就忘了胡思乱想。
现在看当时的自己觉得胆小得多有趣。
到了白天,我又是生龙活虎的“好汉”一个。
那时污染很少,河流清澈。周末的时候,我们常做的事情就是钓龙虾。
屋旁的桑树地里找根剪短的树枝,抽屉里翻一截妈妈织毛衣剩下的毛线,绑到树枝一端。通常钓龙虾的饵是剥了皮的青蛙或者癞蛤蟆。我嫌它们既难捉又恶心,都是在河边摸一个螺蛳,拿石头敲碎壳取出肉然后绑到线上。一根简单的钓竿就完成了。一个人通常会准备三四根钓竿,来回不停地跑,一下午可以钓满满一桶。
龙虾钓腻了,就提个小桶在河边摸螺狮。摸一小桶,回家用清水养着,中间搓洗换水几次,隔天就可以吃了。剪去螺蛳尾部,爆炒。吃时用嘴一嘬,汤汁混着螺肉奔入嘴中,微辣鲜香格外好吃。
除了钓龙虾,我那时还十分喜欢帮妈妈淘米、和爸爸去小池塘学游泳。
淘米不是因为想帮忙干家务,而是因为可以捉到小鱼。
拿装了米的淘米篓浸到河里,白色的米粉随着水流四散开来。小鱼闻到米香会游到淘米篓中,这时猛得一提,就有数条手指长的小鱼在米上蹦哒。
淘一次米,能逮到七八条小鱼。夏日的中午,太阳火辣,屋前的水泥地滚烫如锅底。把小鱼一条一条摊开在水泥地上,略过一会,挪一处地方翻面,数次之后就成了半熟的小鱼干。
此时,把不远处一直蹲着的小猫唤来看着它一边吃一边满意得呼噜呼噜直哼哼,心里无比满足。
学游泳呢,喝了一次水被吓到了,最后没有学会,但是学会了在河里浮着走。边走边感觉脚下,有硌脚伸手一摸就是一个大河蚌。绕着池塘走一圈可以摸一小盆河蚌。
摸到的河蚌回家清水养干净,剖开壳取出蚌肉。可剁大块和豆腐一起炖煮,汤色奶白,鲜香无比。也可切丝和韭菜同炒,又是另一番滋味。
小的时候总是很容易满足,越长大责任越多反而难得有那么纯粹的开心时刻了。
正因为如此,童年的回忆格外珍贵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