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具身认知》

《具身认知》

作者: 果大喵喵 | 来源:发表于2019-10-29 07:07 被阅读0次

这两年读过的书里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虽然自己是理工科出身,从小对所谓心理学这种“非硬科学”一直抱着怀疑,甚至有点鄙夷的态度,但不得不承认: 人是无法做到完全理智的。过着一种“钢铁般”规律的生活,不允许任何外界的人或事打乱自己的节奏。与其说这是一种极端自律的生活,不如说这是一种更加“安全”的生活。

有些人习惯睡前牛奶+饼干,有些人习惯饭后一支烟。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刻意营造的模式,我们的“安全区”,是我们与这个充满不确定性世界相处的方式。我们可以不承认“精神”,“心理”的客观存在,即使我们早就或者一直在不知不觉的使用着其理论和模型。

我们都知道大脑作为人体的神经中枢,通过神经元将下达的指令传递至身体的每个部位。并且负责感知和掌控喜怒哀乐恐惧等情绪。那么能不能反过来想一想,神经元的这种指令传递一定是单向的吗?有没有可能,身体的简单机械物理运动也会反过来影响大脑的判断,甚至是我们的情绪和状态呢?

这本书告诉我们,人的肢体动作会反过来影响人的心理状态,甚至创造新的认知。比如将身体摆成“神奇女侠”的姿势,就会真的信心大增;越是经常愁眉苦脸,越容易长期抑郁。但信心并不能用科学办法精确的量化,而抑郁与面部表情也很难严谨的证明因果关系。

换句话说,如果这个理论是真实正确的,我们更想知道原因是什么,这背后有没有成体系的理论依据。

自己在这里猜想有几种可能: 1. 动作与行为会以生物电信号的方式将信息反馈给大脑,并且参与神经细胞的生长与更替,而神经细胞,神经递质构造的改变会改变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2. 镜像神经元的作用。我们会不由自主的模仿身边和对面人的表情与动作,而大脑会根据他人的表情动作来检索大脑存储的已有信息,再将它们解读成自己曾经有过的体验和感知。于是最后的结果看起来,就像是由动作行为而触发了情绪。

对于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的那一套,我很明确的态度是I don't buy it. 但是,严谨,求实,也许只是科学的一面。真正的科学也许也包括了开放包容,比如对脑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的探索与研究。即使尚未完全搞明白行为与情绪之间孰因孰果的关系,我们仍然可以利用结果来人为的改善和引导情绪,让人变得更加乐观和积极。

人并不是必须先要有成熟完备的理论,才能快乐。

相关文章

  • 认知|具身认知

    我们都是认知上的“盲视”患者 无论身边的人还是我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个遗忘性很大的人。举个例子,很多次自己手里拿着手机...

  • 具身认知

    具身认知,这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前几天听课时,听到这个概念。老师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为了加深记忆和理解,课后查了查...

  • 具身认知

    心理学的新领域——具身认知。 1,人们常说的“空虚寂寞冷”,是有科学道理的。如果身体感到“冷”,心理就可能“空虚寂...

  • 具身认知

    所所谓“旁观者清”。很多情况下,我们自己的行为反应心理过程。 在店面中员工A每天加班一小时,一个月下来...

  • 具身认知

    今天要分享的书名是《具身认知》,这本书的副标题是“身体如何影响思维和行为”,你可能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大脑是...

  • 具身认知

    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这个话题叫做《具身认知》。 Part1 | 行为是怎样影响思维的? 首先我...

  • 具身认知

    语言学习 通过开口说,刺激发声器官对应的脑区,可以刺激语言学习的形成和巩固记忆。如果不开口说只是听,理解外语的困难...

  • 具身认知

    今天的文章主要是讲清一个心理学概念-----具身认知 释义:人们的心理状态会被人的生理体验塑造,二者之间有强烈的联...

  • 具身认知

    关于作者 西恩·贝洛克,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专注于研究人类表现的一流脑科学专家,主要研究领域是具身认知。2011...

  • 具身认知

    《具身认知》| 姜黎明解读 关于作者 西恩·贝洛克,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专注于研究人类表现的一流脑科学专家,主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具身认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qa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