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双拔笋的手,我就想起老公的奶奶。
我举目无亲,跟老公(那时候还不是老公是男朋友)回到家,是她慈祥地笑着接纳了我。
那一年是春天,金华野笋遍地,我跟老公拔了一些笋,就回到他家用笋包饺子吃——老公跟我说他家没人的,万万没想到他家还有个奶奶!
我特别拘谨,她就笑着跟我打招呼,帮我剥笋,帮我包饺子。
但是我听不懂金华话,我跟她的交流大多都靠比划,鸡对鸭讲,好不容易弄懂了对方的意思,就会心一笑。
那天很完美,是我在金华第一次包饺子。
第二次老公带我回他家里,还是他奶奶接待了我,那时候我已经会说金华话的“为什么”了,“”维da什”,那时候他还不是我老公,但是我们订婚了。
那一时候是秋天,老公家屋后好多好多桂花呀,奶奶得知我超级喜欢桂花,想摘一些桂花做桂花茶icon,她就跟我一起采桂花。
这时候我已经可以听懂金华话了,并且我还会稍稍说两句——我很高兴,我可以跟奶奶交流了。
后来就是结婚,跟老公回家里住,跟公公婆婆磕磕绊绊,只有奶奶一直在后面支持我。
每到春天,我都会跟她约起来,去拔笋,奶奶老马识途,我年轻力壮,我们配合的天衣无缝,每次都收获颇丰。
后来奶奶中风躺在床上,我怀了二胎,大家说生病的人房间里有晦气,不让我去看奶奶。
所以直到奶奶去世,她发丧的那天,我也只是躲在屋角远远的看了一眼(还按金华的风俗,藏了根筷子,等奶奶走后把筷子折断,表示一刀两断)。
有一个人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陪伴了我这么多年。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在看到这个老人拔笋的视频的时候,我下意识叫了声“奶奶”,清明将至,把我的思念说给她听,她会高兴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