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地铁,正在用手机看书,查看了一下自己的掌阅会员期限,还有半年才到期,一看现在还涨价了,顿感当时买的是如何的明智。当时买时120,现在198一年,太贵了,买不起啊。再往上一看,“劲享【掌阅X优酷】包年会员”原价396,现仅需168,吐血大减价,打骨折的价格啊,果断请示汇报后,买了一个。
买完就发现不对,好像上当了,我续费会员每月固定10元,我也不看优酷啊,这一年我多花了48元做甚?
下面是胡扯阶段,看我是如何被忽悠的。
这其中所运用的,就是价格锚点:消费者并不是为商品的成本付费,而是为价值感付费,价格锚点的逻辑就是让消费者有一个对比的价格感知(出自刘润)
1、暗渡陈仓:先给我设定了一个198元的价格锚点,让我产生太贵的念头,随即抛出一个168元的套餐,成功让我的观念从“买不买会员”变成了“单独买掌阅会员,还是买掌阅+优酷会员”。最终豪不犹豫地选择组合套餐。
2、权衡对比:人是一个感性的动物,当我们无法判断这个商品到底是贵了还是便宜时,就会找一些类似的商品或事物进行对比,给我们一个权衡标准。如这个168到底是贵还是便宜,没法比较,当他再加上一句,每天5毛,上百万图书尽在手中,一根烟1块钱,为何舍不得少抽1根烟投资自己,而用1块钱伤害自己呢?这时是不是就会觉得168好便宜,每天才不到5毛。
类似的做法还在哪些地方毒害你家里那位呢?
1、放在中间的,永远是不太贵的,也是店家推荐给你的:通常买东西,特别是我买裤子,经常遇到,最外边一条价格最低,中间的价格略高(店家推荐款),最里面的价格最高,这时,我会好不犹豫的买第二条,不管他和其他店对比如何。
2、每个店,总有一件你买不起的镇店之宝:镇店之宝的作用是什么?除了证明店家的实力外,也在暗自给你大脑中设置一个价格锚点,当你看到这个贵的离谱的价格后,你会觉得店里其他东西都显得如此的亲民。
当然,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遇到土豪,这些招数都不管用,土豪的消费观是,不买最好,只买最贵,最能炫的(凡勃伦效应),遇到我这种,也得乖乖买,你如何能确定客户不是利他,不是真正的想给你最大的优惠呢?心存善念,理性消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