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午餐,同部门形影不离的俩好姐妹小苏和小孙,只有小苏形单影只,熟悉的同事说“小苏,你的伴儿出差去了?”小苏低落的低声“哼”,算是答复了。
这同事打好午餐,一转头,赫然发现小孙在餐厅角落吃饭呢,这就纳了闷了,这同事识趣地没有过去打扰同样略显落寞的小孙,咋滴啦?
小苏和小孙两人,从入职到同一部门就是情同手足的好姐妹,对哦,公司员工宿舍,她俩也申请到同一屋的。两个外地好姐妹,感情深厚,这可是部门同事有目共睹的,怎么了?这是?
本以为就是小女孩子之间闹闹情绪,没想到,这都一个月了,两人也没有和好的迹象,上班精神也不在状态。
听说两人正在申请换宿舍的事情,这下,她们领导也觉得事态发展越来越严重了,这不,部门女工委员又双叒叕地出现了。
下午工间操,女工委员王姐找到小孙,随意聊起天来:“最近,怎么不见你和小苏一起了呢?”小孙犹犹豫豫地说道“我们已经不联系了……”
王姐忍住,马上就脱口而出地疑问“曾经好的好似恋人关系的闺蜜,怎么会像失恋一般,让两人分道扬镳了呢?”
这样同性之间的友谊分手,虽不像恋人之间那样具有排他性,但是杀伤力仍不容小觑。这是一种比失恋还难受的爱!
可实际上,就好像在爱情中我们会和伴侣建立紧密的依恋关系一样,在重要的友谊中,同样存在独特而亲密的依恋关系。
失去一段友谊,并不只是“失去一个朋友”,而是失去了一个在我们生命中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人。
小孙并没有跟王姐倒豆子似的,把两人如何慢慢撤出友谊小船的事情,和盘托出,善解人意的王姐也没有刨根问底,只是慢慢地说着一些自己的看法:
在逐渐失去一段友谊的过程中,我们开始不确定这段友谊,是否对彼此有同样的价值。
而当我们回顾自己逐渐淡去的友谊时,也往往不确定自己是在哪个时间点真的失去对方的。(摘抄Zamani、2020)
其实,小苏和小孙都一样,在这段感情渐行渐远时,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如果真的不能再重新适应这段友谊,当友谊结束时,我们的告别对象实际上并不是对方,而是我们记忆中的那段友谊。
尤其是现在的后起之秀(不分男生女生),能够三观合,穿越距离的友谊弥足珍贵,高学历、强压力、精进效率、内卷不怠的大环境下,友谊被赋予更深刻的比肩之寓!
面对小孙犹疑地发问:“王姐,我是不是显得太矫情了?”王姐肯定地回答道:“这不是矫情,恰巧证明你们是尊重彼此的权利和边界。这份比失恋还难受的爱,来得时候值得好好珍惜,离开的时候,也值得我们好好珍视!”
王姐和小孙结束谈话后,小孙如释重负地离开了……友谊的结束,也许并不是很坏的结果,但是,会比失恋还要难受,这,真不是矫情!
友谊之桥,未来之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