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源航模具厂,跟我的渊源,还是很深的。早在韬略裕宏厂的时候,源航的周总就有接单我们裕宏外发的模具制作,虽然不多,但也偶尔会有。因为我是工程部老大,负责外发流程的,因此也就有认识。
2013年4月的时候,源航公司要招聘一个模具设计及工程跟进为一体的设计主管,正好戴建阳也想换个地方,于是就把他介绍进去了。戴建阳在源航厂待了近五年后,就转到东莞东城工作了,因为那里距离他老婆比较近。
2021年11月份,我接到戴建阳的电话,说源航的周总现在想把所有的模具设计外发,托他找一个可以接他们工厂的模具设计单的人,因此他就想起了我。
源航厂位于茶山镇莞龙路京山路段,时隔多年再见到周总,我已毫无印象。但基于共同的同事戴建阳,彼此也像老熟人一样简短地聊了一下曾经在裕宏的共同记忆。
寒暄一会儿后,就开始进入正题。这次源航要设计的是大小两种型号的佛手掌产品开模。佛手掌以前是瓷器的,现在要改为塑胶件,所以产品的胶厚及脱模方向等都需要模具设计者自行修改为可以开模的结构。
对于这些,我自己没有什么意见,只是要求修改好开模前的产品务必确定才行。
这两套模具最终大家都很满意,在这个基础上,双方也就建立了正常的协力合作关系。此后,还接了两套小模,一套改模。
转眼就到了2022年3月,这已经是新春开年后的事情。
这天我又接到了周总的电话,说有几套模具要开,需要现场讨论一下才行。于是我应约到了源航厂,这也是我第二次到他们厂里讨论模具。
产品是款电子产品,共七个零件,分三套模具开,产品结构其实并不复杂,但弧形较大,都是上下盖,且扣位多,每种上下盖各有六个斜顶,只有一个按键较为简单,也是跟中间连接杆合开在一起的。
我一听每套模具要开四套产品,也就是上下盖各四穴共八个,就强烈建议不要这样开,因为这样一来,每套模具就都有四十八个斜顶了。如果这是平面的产品还好说,但产品本身是带较大弧度的,又有这么多斜顶,顶出会很难平衡的,也就造成斜顶容易断裂,只要有个别斜顶出问题,就要卸模返修,到时效率反而会很低的。
但周总坚持要开四套,说客户每次订单数量都很多,开少了,产量跟不上。我只能要求跟以往一样,模具设计好初版后,请务必先确定好模具3D图档才行,我也才会订大料及出2D工程图。双方也就都口头答应下来。
模具设计好后,就发给源航模具部梁主管确定,然后自然是订大料及出工程图纸。但他外发的CNC厂商效率低下,钢料放在加工站整整一个月都没有完成,直到他反复去跟催,那边才不紧不慢地加工着。这套模具的交期自然就是一次一次地拖延着。
待到做底盖的斜顶时,梁主管又要求把最外面的四支斜顶修改一下,增加定位面,以加强斜顶,我自然是照做。
好不容易挨到试模组装成品,自然也是有经过产品设变改良结构等过程。
通常源航的模具设计费是试模成功后,没有什么问题就会付清设计费,这次自然也不例外。没过多久,就结清了三月份的模具设计费。
在三月份之后,也陆陆续续地接到了源航模具厂的九套新模及一套改模的模具设计。但模具设计费却在此之后,就再也没有收到了。
那时已经听说源航厂要搬家换一个新的地方继续开厂,这样一来,经济就比较紧张了。就这样一直拖着。
那几套模具也一直没有办法真正量产,因为每次刚开始生产,没有过多久,就会断一两支斜顶,正应了我最初说的话。客户已经被拖延了很久才试模,现在又出现这个状况,就要求把模具迁走。再加上他们又要搬迁厂房,自然是答应了。
就这样源航厂搬迁到了新厂房,新厂房仍然在东莞茶山,在茶山卢边村,距离我所在的东坑倒是更近了。
虽然后面源航还有新的模具要发到我这边来,但我已经不敢再接了,因为前面的模具设计费之后就再也没有结清过。
后面那三套模具拉出去后,新接手的模具厂后来也是亏了很多加工费仍没有办法完全改良,于是这几套模具又回到了源航厂继续改良及生产。
这期间我自己仍是完全按照他们的意思配合改良,后面是把整个斜顶再加厚改良,反复修改好几次后,总算是勉强可以生产,但已经没有办法按最初的预期那样赶上销售旺季了。
就这样,我每次去卢边源航厂找周总结算设计费的时候,他总是找这个那个的借口一直拖着,再也没有结算过一点设计费了。
其实这已经不是设计费的问题了,而是他的整个工厂的经济运转出了大问题,比如外发线切割加工的费用,机台设备的款项费用,或者模胚钢材的费用都在被人催款。
当然,我每次去找周总要请款时,他的回复都很好听,说以后一分钱都不会赖我的账,只是目前确实没有钱。有时是因为被人打官司而封公账,有时是因为搬迁厂房地址对不上。然后就是,再过两三个月,就可以解决了。
目前为止,已经过了很多次的两三个月,但还是在拖延中。我不知道最终这些款项能否收回来,但对我而言,它是一次关于“坚持”与“妥协”的提醒。在技术上,我坚持了我的判断,并被证明是正确的;在商业上,我选择了妥协(接受开四穴),并最终承担了代价。这其中的得失,远不是几千元设计费可以衡量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