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优享观光团小L的好朋友~Ulord社区联盟
从零搞懂区块链(2):怎样把奶酪锁进保险箱?

从零搞懂区块链(2):怎样把奶酪锁进保险箱?

作者: 币布斯 | 来源:发表于2019-02-06 00:00 被阅读21次

上次我们讲到了帐本的演进过程,知道了分布式帐本的起源。这次我们继续探讨分布式帐本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文 | 王映

图 | 闫燕

2009年上线的区块链技术,被誉为第二代互联网,有人认为将会像第一代互联网一样,给人们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我们把第一代互联网叫做信息互联网,主要功能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更快更好地进行信息传输。比如我们可以把一段文字、一个电影、一段音乐方便地共享给他人;我们也可以把合同文本发给对方查阅;我们可以从网上查找和下载各种资料,可以使用电子邮件向对方发送信息资源。这种共享方式并不是从我这里拿走,转移到你那里。而是把我这里的信息复制一份到另外一个地方,不主动删除的话,原来的信息仍然是保留的。

这种复制共享的方式,无法实现价值的转移。比如A要支付给B 10元,必须通过银行转帐等方式完成,不能直接从电脑上拷贝粘贴给B 10元,然后自主地从自己电脑上减去10元,因为到底减没减,别人无从查证。一份钱支付两次(即双重支付,或称“双花”)的问题在传统互联网上无法解决,即传统的互联网不能实现价值的传递。

而区块链技术就致力于解决互联网上价值传递的问题。使得人们能够像传递信息一样方便、快捷、低成本地传递价值,尤其是资金。

我们看一下通过一个中心机构进行价值传递存在哪些问题。中心机构,不论是银行、大企业、甚至是国家,只要是中心化机构,一定会涉及到人的参与,但人的本性我们都清楚,根据人的“有限理论”和“机会主义行为”理论,总会使整个中心化系统变得不那么可信。

前些年,中美洲某国,就是由于国内政局动荡、政府人员懒政等原因,导致公民的房产登记不详或丢失,甚至被篡改,造成更为严重的政局危机。当今世界中的某些国家,还有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也使民众丧失了对本国货币的信心。

前几年国内的某些P2P理财公司,通过在黄金时段大量投放广告,利用名人的广告效应博取普通民众的信任,这实际上就是利用名人及广播、电视的媒体公信力,为其P2P理财产品进行信用背书。但一夜之间卷钱跑路的事情不在少数。

除了信息问题以外,中心化机构的效率也是一个大问题。当交易数量增加时,中心化机构的处理能力会遇到瓶颈,难以满足不断增加的业务要求。

我们来看看中心化的帐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假设在某个群体中,A借给B 1块钱,然后双方都大声吆喝出来。“本人A借给B 1元钱,10天后归还,利息1毛,违约金每天1%,上不封顶”,“本人B从A那里借来了1元钱,10天后归还,利息1毛,违约金每天1%,上不封顶”。群体中的每个人,都拿出小本本,把这个情况记录下来,形成了一个分布式帐本。

10天后,A找B要回那1块钱和利息,B却犯了选择性失忆症:“Excuseme.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这时所有人都可以拿出小本本进行核对。核对以后,就可以判定B瞎说,必须要还钱给A,不然扭送派出所。

通过这种分布式帐本,就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B如果想抵赖,必须要拉拢半数以上的记帐人员篡改帐本才行。但是当记帐人数足够大时,比如有10万人记帐,B要篡改帐本基本是不可能的。这里的信任问题,归结为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只要有半数以上的人认可的事情就是真实的,个别人的异常记录不会得到广泛认可。

同样的,如果A用一块钱的电子现金买了B的东西,由于在实际中并没有一块钱的实体货币给B,那么怎么防止A把这笔钱使用两次呢?这就需要大家对这一块钱的来源进行记录,比如这一块钱是来源于A上交易中的收入,本次交易会被所有人记入帐本,包括资金来源、交易金额、交易双方信息。当A想继续用这笔钱购买C的东西时,大家就会发现不对,这笔钱已经花掉了,不能重复再用了,这样就可以防止双重支付了。于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价值转移变得可行了。

由此可见,区块链技术采用分布式帐本解决了人们之间的信任问题,从而使互联网上的价值传递成为可能。当然,这只是一种记帐技术,交易中的其它方面在现阶段还需要线下完成,比如对合同条款的商榷、物流发货、纠纷处理等。但是随着智能合约的不断完善,将会有更多的操作在线上完成。比如收到货款后,由智能合约自动执行仓库物品出货,进入物流程序。

分布式帐本看起来不错,但是普通大众为什么要这么精确地来记帐呢?记帐对自己有什么好处?我们一下次会和大家介绍,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零搞懂区块链(2):怎样把奶酪锁进保险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db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