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省,思考,观点。每周500字故事
一念城池:比起小镇上的一套房,我更想要大城市的一间房

一念城池:比起小镇上的一套房,我更想要大城市的一间房

作者: 真小佳 | 来源:发表于2016-03-26 14:20 被阅读1620次

文/@真小佳

图片来自站酷网

比起小城市的一套房,我更愿意住在大城市的一间房。大城市能给我的,是广阔的视野,是富饶的文化生态,是人与人之间有所保留的交往空间。

1.

前几天我去剧院看了一场音乐会,古典三重奏,演奏者是旅法的音乐家果敢。整场音乐会没有华丽的排场,也没有精致的灯光调度。演奏家在开始弹奏曲子之前以及之后,都有几句简单的介绍。与其说是介绍节目,不如说是在和台下的观众聊天。随着演奏家的铺陈,曼妙的音乐随即响起。

整场音乐会听下来,感觉像坐在家门口,听一位多年不见的邻家大叔娓娓道来他的音乐故事,亲切而令人激动。

从未发现,向来以高雅、小众、高大上为标签的音乐会竟也如此平易近人。当晚的演出票价也很亲民,票价为50-180元。这是当地政府补贴的惠民工程。

在其实没听这场音乐会之前,我也不知道这位音乐家。后来我才了解到,这位音乐家来头不小,是一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二胡大师。他在巴黎组建二胡、钢琴、大提琴三种乐器的三重奏,将中国的传统乐器二胡与西方乐器完美结合,深受欧洲大众的欢迎。这一次,他把他的团队带到了中国。当晚同他一起演奏的还有法国钢琴家安娜··贝尔特雷迪和大提琴家阿特林·法拉斯·宋贝特。

对了,那位大提琴家当晚用的是三百多年前西方巴洛克时期的大提,真让人开眼界。这样的阵容和表演,远远超出了票价所值。

2.

演奏现场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听众席上有不少小孩子。从穿着校服的小学生,到抱在怀里的小宝宝,放眼整个音乐厅,基本上每一排座位上都有好几个这样的小观众。一家大小来听音乐会,在这里似乎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当一个孩子从小就能够去音乐厅体验音乐团体的现场演出,像合唱团、管弦乐团等,他所获得的美育和熏陶是完全不一样的。

然而对中国大多数孩子而以,却没有这样的机会。也许只有在大城市,才有这样的文化资本和资源提供给市民享用。

于我而言,人生第一次听音乐会,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我在广东一个三线小城市长大。我家住在市中心片区,生活便捷,商业圈繁华,购物方便,基本的城市配套都有。但那里的精神生活却很匮乏。书店很少,文化展览、文艺演出也很少见,演唱会就更别提了。儿时印象中最大型的文化事件是有一年央视的“同一首歌”到我们那儿演出。

前几天北京人艺的经典剧目《李白》到我的家乡巡演,我朋友圈里留在家乡的好多同学都去观看了,他们都在朋友圈里感慨演出当晚偶遇了谁谁谁。对我的家乡而言,这算是难得一遇的文化盛事。

而在北上广深,这样的演出仅仅只是一次话剧演出季中的一个剧目之一,可供当地市民选择观看的剧目还有很多,都市话剧、先锋实验戏剧、经典喜剧等等,还常有一些国外剧团来华演出。

3.

在广州读书的那几年,我常常跑各个美术馆去看展览。那时候还是穷学生,看不起票价动辄几百块的音乐会、戏剧,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去美术馆、博物馆、红砖厂、创意园看各种各有免费的画展、文物展、电影展,去图书馆和中大听各类讲座。住在小谷围岛大学城上的我们,每次出去市区来回都要2个小时,但是年少轻狂的我们就是不怕折腾。

有一次,我和同学去听阿妹的演唱会,演唱会结束后已接近午夜,差一点就没有公车回不去学校。可是那个夜晚我们一点都不害怕,见到偶像后的激动心情,以及遇见一群陌生的同行者,让我觉得兴奋又满足。

这就是我所喜欢的大城市的无比富饶、活色生香的文化生态。书店、展览、演出,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热门的、流行的、小众的,在这座城市中总有它的闹腾腾的安身之处,也有一曲志同道合的追随者。

4.

文化生态还有一个核心,是教育。我在教育行业工作,我很清楚资源、资金、投资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没有投资,何来回报?教育亦然。

其实我家乡的基础教育是很不错的。每年高考放榜,我的家乡汕头都表现不俗,高考成绩在粤东西北城市中一枝独秀,与珠三角城市的成绩差距不大。

大学里每学期评奖学金绩点排名的时侯,我常常发现我们学院成绩雄踞年级前十的人中至少会有一半的人是潮汕人,这大概跟潮汕人的勤奋和坚韧有关系。

但是我又发现,除了用勤奋刻苦换来的学习成绩,潮汕学子在其他方面是比较含蓄的。而那些来自珠三角的同学有着更多出彩的可能性。比如你会发现某个来自深圳的同学英语口语很厉害,你常看到每学期出国交换生名单上并不是那些学习成绩最好的人。

现在的我在一所小学教书。除了学习国家基本课程,这里每个孩子都有一到两门自己选择的社团课、校本课。英语课都有外教授课,除了学英语,孩子们还有机会选择学西班牙语。比起小城镇的教育环境,这里的孩子有着更多的可能性。

5.

毕业后,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在大城市。在广州读书的七年里,我已经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习惯了在挤地铁、追公车的忙碌,习惯了周末去看展,闲暇去观剧的小资调调。

比起小城市的一套房,我更愿意住在大城市的一间房。大城市能给我的,是广阔的视野,是富饶的文化生态,是人与人之间有所保留的交往空间。

说实话,我挺享受这种在陌生人里来回穿梭的感觉,你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你,没有那种裹挟在熟人社区里“被看见”、“被谈论”的负担。同时,我也乐见人与人之间偶然交汇的善意和缘分。

安逸的小城,就这么活着。也许那个热血奋斗、不愿妥协、喜欢折腾的青年慢慢就会消失了。当然,在大城市里,不见得每个人都是能量满满的奋斗青年。但周遭的环境至少会给予你压力,敦促你更新自己,不断接受新的事物。而且一个发达的城市,它的文明程度也会相对较高。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生活的追求和选择。选择一座城市,其实也就是选择一种相应的生活方式,仅此。正如一个硬币总有两面,你选择了光鲜亮丽的大城市,就注定要背负光影背后的摸爬滚打。大城市的的另一面是生活压力很大,房子是天价,物价也很高。而小城市也可以有简单快乐的英雄梦想。选择本身没有对错,重要是的,坚持你所要的。

心之所向,才是对的归属地。世界正因复杂多样而精彩,愿你在冷暖自知中捍卫你所要的城池。

图片来自站酷网

本文原创,个人分享请随意

如欲转载至公号媒体请简信本人,无授权转载必究

相关文章

  • 一念城池:比起小镇上的一套房,我更想要大城市的一间房

    文/@真小佳 比起小城市的一套房,我更愿意住在大城市的一间房。大城市能给我的,是广阔的视野,是富饶的文化生态,是人...

  • 致我终将逃离的北上广

    大城市的一间房 小城市的一套房 此前一直不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直到自己经历种种,百转千回以后终于明白:我想要的原...

  • 大城市的一张床vs小城市的一间房

    文|墨默 昨晚绿洲群的辩论赛很精彩,【大城市的一张床VS小城市的一套房】一较高下,最终小城市的一间房赢了大城市的一...

  • 你更喜欢小城市的一套房,还是大城市的一间房?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小城市里的一套房。大概是人人都向往稳定的生活吧。 我曾想过在一个安静小城市,一个人平...

  • 深夜驱鬼

    我上初中时候,是在乡镇上读初中。那时一周回家一次,不得已在乡镇上租房子。我和几个小伙伴租了一间房。说是一间房其实一...

  • 想要一间房

    想要一间房 有很多的书和台阶 随时都可以 选一本书 和一级台阶 有阳光很好 暖暖地开始阅读 雨天也很好 听雨声缠绵...

  • 一切都会有的

    结婚19年了,上班22年了,由两个人变成四口之家,从一间房也没有住在娘家到目前小县城两套房再加一间十五平方的小...

  • 小村

    比起大城市的霓虹, 我更喜爱小村庄零星的灯火 每一盏都有家的温度 比起大城市的车水马龙 我更喜爱小村庄的鸡鸣犬吠之...

  • 绿洲辩论赛反方一辩:小城市一套房

    关于我们是选择小城市一套房还是大城市一张床,我的选择是小城市一套房。 我觉得人生活要平衡吧,人生是长跑,不是短跑。...

  • 关于带娃出游

    今天部门海边游,定了个复试套房,一间海景房,一间园景,还有一间一楼。 选房时Peter 自行选择了海景,当时没有考...

网友评论

  • 8bf9e944ef0d:我不喜欢一眼就望的到头的生活,仿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一样的日子,缺少激情,生活乏味,我喜欢有挑战,有压力的日子,因为能激发出我内心无限的潜力,所以我选择留在大城市
  • 姆比尼菇凉:享受小城市的安静和简单,同样也可以接受到大城市高雅艺术的熏陶,其实二者并不矛盾啊,只是你感受到的多少而已。
  • 柳若素:大城市或小城市,个人生活方式不同罢了。比起城市,我更喜欢农村,天蓝蓝,水清清,每天鸟语花香以及父老乡亲的淳朴善良。安之若素未必就比不上你的高雅厅堂。
    真小佳:@柳若素 是的 小城市也有令人心仪的风景:clap:
  • 派派心世界:这就是我想要的相处状态,“人与人之间有所保留的交往空间”,不是那种家长里短都被人窥探,都需要在人前尽显……
  • dc4a8aefe720:所以其实只要城市发展地非常成熟了,大小城市间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太大差异 ,我还是愿意在相对安静的小地方。不管怎么选择大小城市的生活,我觉得关键还是先发展经济,有雄厚的基础有更宽广的选择权
  • 9c28d930d3e9:会去听音乐会的,怎么也不会安于小城市
  • 李木子的七年:诗和远方
  • 魏魏君:我也是来自汕头同学,感同身受
    真小佳:@就爱吃面 握抓!
  • 乞力马扎罗的忧伤:时间流逝看法也会随之改变的。
    柳若素: @乞力马扎罗的忧伤 呵呵,我已经从大城市转战农村了,安于现状,很满足。当然,你可以说我不上进,嘿嘿。不过,每个人有自己的心境有自己的选择。
    乞力马扎罗的忧伤:@柳若素 大城市适合奋斗 交友 成长,但不适合定居,起码我老了以后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过着舒适的生活。
    柳若素:@乞力马扎罗的忧伤 说得好!总有人预测若干年以后,穷人挤进大城市,富人下乡回农村。
  • 煮鱼论英雄:人在不一样的年龄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也不一样。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化,包括思想。你坚持大城市的梦想没有任何问题,希望你能坚持下去。但是就艺术本身而言,我觉得倒是雅俗共赏,一味的追求高雅其实也是俗人。那些活在小城市的人未必就没有高雅的艺术细胞。他们简单快乐,这就是最美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歌颂自己的梦想,但是不应贬低他人的生活方式。对吧?
    煮鱼论英雄: @真小佳 谢谢!个人感觉世间最难的无非“坚持”二字。很多绝望的时候咬牙过去就是另一片晴空。祝愿你梦想成真。
    真小佳:@煮鱼论英雄 赞同!我在文章里也写到:世界正因复杂多样而精彩。同样的,人也因为有不同的选择而呈现世界的多样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
  • 东条二十:我也喜欢大城市的忙碌,忙碌之余得闲。小城市圈子太小,让你累的是人际关系的经验。
    真小佳:@东条二十 :fist::fist:
  • 歇歇看看书:个人观点不敢苟同,但,起码这是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
  • Shooting_star:生活,有更多韵味。很棒?
  • 墨泥:我们都一样,一样的不甘平庸,年轻,就是用来闯荡的!加油,兄弟
  • 98d5c9c9bdac:看了你的文章,我更有留在大城市奋斗的决心:smile:

本文标题:一念城池:比起小镇上的一套房,我更想要大城市的一间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pd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