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理感情就像打理卫生,环境久久不打扫会有灰尘,感情久久不打理会变淡,我就发现自己的感情生活就像现实中我对待家务的态度——表面光,其实很多犄角旮旯的地方积灰尘,但自己经常装作没看见,久久打扫一次后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原来灰尘和感情问题一样,积累多了也就不友善,打扫起来格外艰难,感情生活就应该如佛家说的那样:“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真的是一种格外智慧的处理感情的方式。
不知道是手上的笔太久没有写了,还是自己的打开方式错了,就是是很生涩,写起来像被什么扯着腿,有种想跑就是跑不起来的感觉,无论是运动还是书写都会有所谓的瓶颈期,什么才是瓶颈期呢?通俗的讲就是进步看起来不再那么明显了,不像从0到1那么刺激了,可能就是1到1.001的进步,微乎其微,甚至感觉停滞不前,让人忍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这块料,让自己失去继续下去的动力。
在这种关键的时刻,我们总是有两种极端,一种是展示真正毅力的时候到了,一种是眼看着放弃的时候到了,自己通常是后者居多,因为表现型人格需要努力被看见,因为自己不能接受无用功,可这个时候如果给自己一架无人机,然后把自己吊到很高很高的天空中时,我会清晰的看见自己一路走过来的痕迹,我能把自己将要达到的里程碑收入眼底,这时候我就不再是那只井底之蛙,只看到头顶的这片天空,人之所以长着一双聚焦的眼睛,是因为人的大脑需要有方向感、有目标感。
看到老母亲每天埋头苦干只为了那几块钱手工费,结果还把身体弄得腰酸背痛,说是几块钱那是儿女眼里的几块钱,或许在她眼里这是一块垂涎欲滴的肥肉,或许吃到这块肉,值得她好几个中午不睡觉,值得她埋头苦干忍受身体的极限,这就是两个人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诠释,儿女的角度叫担心,老母亲的角度叫自力更生,体现人生价值。
你怎么可以说儿女们不体谅,又怎么可以怪老人家太固执,这是两件好事,只不过解读的方式不同变成一件坏事,这件事最终的解决之道叫课题分离,都是成年人,成年人何苦为难成年人,儿女发出自己的关心后就可以打住,老人家自己感觉累了就会自己休息,就是这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