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
五味杂陈的,痛与爱的。
牺牲、讨好、察言观色、自卑是童年时期的主旋律,
现在看来目的很简单,
想得到爱。
童年时期曾有过很长一段时期的
被父母身体虐待以及精神虐待的经历,
关于这段经历,
总想要说一说,
但总是难以启齿,
因为没办法指责父母,
中国的文化是要孝和懂得感恩,
这座道德的大山在自己的深层潜意识里,
怎么可以责备父母呢?
经历了这么久,
又不想责备自己,
那就拉一个替罪羊,
指责神吧:
嘿,你很残忍,说好的爱呢?
所以
童年时期内心一直会有一个天真的声音:
等我长大后我要做一个会爱别人的人。
或许是因为自己太缺了吧,
才会想要去爱别人,
其实自己心里才是那个想要得到爱的人。
渴望在那个无数的糟糕状态的情况下,
会有人来呵护自己。
之前不知道那些经历是很大的创伤,
也不清楚这些经历会给我的人生带来多大的影响。
记得童年心中是有恨在的,
长大后觉得那些都过去了。
直到七年前,
才逐渐认识到,
这些经历对我的影响有多么深刻。
生理年龄已经长大,
是成年人,
社会标准要求我,
需要自我负责,
需要优秀,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头脑也在这样不断要求自己,
哪个不想优秀呢?
然而,
按照社会标准——金钱来衡量
这几年所做的,
毫无“价值”。
近七年的时间,
一直在:
从新面对之前的发生,
从新面对梳理各种关系,
从新面对痛苦的经历,
从新面对自己被隔离掉的各种感受,
……
花费这么多时间、金钱、精力,
实在不符合社会快速发展的标准。
总想自己快点站起来,
挣钱去!
发现力不从心。
之前头脑想要,
便会隔离身体感受去符合,
头脑是道德的话,
身体是自我,
我的道德总能打败自我,
现在已不愿隔离任何一方,
两者声音都听,
然后取中。
目前第二脉轮与第三脉轮的仍是紧的,
在提醒着,
温柔一点,
慢一点,
温柔一点,
慢一点。
谈起这些经历是想表达:
认真对待自己的创伤,
过程会痛苦也会很漫长,
但会转化,
会再回到那个,
有爱而纯真的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