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夏天,我从广州某大学毕业,即将离开生活了四年的广州。
20多岁的年纪,还不太懂得如何更好的告别,感觉特别感伤。在这四年里,在这座城市,收获了友谊,收获过爱情,收获的酸甜苦辣,似乎一毕业,就意味着我要和所有的一切说再见。
毕业答辩、拍毕业照、毕业典礼,学校已经用这些仪式来欢送我们,而我们都是在匆忙中完成这些任务,然后不停地聚餐、唱k,在喧闹中离别,开始各奔东西,踏入社会。
刚毕业一、两年,我们一群好友还会时不时广州聚会,还曾一起回过校园。再后来,我们开始忙碌于工作、恋爱、结婚生子,联系越来越少。
六年一下就过了。期间很多次我出差广州,都不太愿意逗留太久。因为这里已经有太多曾经的痕迹,更重要的是,这里已经没有我想见的人了。那些可爱的人儿,已经在天南地北,只留得微信偶尔寒暄。
前几天,一个曾到律所实习的小师妹联系我,我问她在哪时,她发了个校园的定位给我。她告诉我,地铁已经通到校门口,再也不用麻烦地挤公车出城了。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个城市,我已经离开太久了,一同离开的,还有那青春。
微写作(2)
诗与远方
多年前,读三毛笔下的撒哈拉沙漠、加纳利群岛,不由得为之向往。读书生涯,就曾无数次幻想过自己独自旅行的画面,但学业繁重,且苦于经济窘迫。
大学印象最深刻的旅行,就是和一群小伙伴,从广州坐长达15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到吉首,然后再坐近两个小时的大巴到凤凰古城。
难忘的不是凤凰的美景,而是当年逃课旅游的“勇敢”;是坐绿皮火车挤满无座的人,大热天只能吹着风扇依然非常兴奋的心情;是没有多少钱依然感受到穷游的快乐。
工作以后,独自旅行过几次,去成都,爬雪山;去汶川,访遗址;去天津,听相声;去北京,求学问。当然,也曾和朋友一起,去杭州,游西湖;去乌镇,忆江南;去湖南,吃美食;去云南,观沧海。
每一次的出行,都能遇到不少特别的人和特别的故事,让我记忆犹新。
每一次的出行,都感受到世界那么大,一定要多出去走走。旅行,让我真切感受到诗和远方。
未来的日子,依然希望自己,在路上。
微写作(2)
微写作(2)
微写作(2)
微写作(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