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终南神秀,唯斯为大——南五台一日游

终南神秀,唯斯为大——南五台一日游

作者: 暖芒 | 来源:发表于2018-03-04 07:36 被阅读72次

南五台古称太乙山,因其位于陕西耀县五台山(药王山)以南,山上有观音、灵应、舍身、文殊、清凉五峰,故名南五台。自古为佛教名山与皇家避暑之地,山形峻峭,峰峦重叠,风景极为秀丽。《关中通志》记载,“今南山神秀之区,惟长安南五台为最”。

十月六日,驾车西行,目的地——终南山南五台。步行入山,全程十一公里。第一弯处,有碑石矗立。上书: 中日友好林。此处下眺,高速路穿山而过。山路逶迤,林木繁茂,满目苍翠。路旁柿树居多,成熟者已落地碎身,无人问津无人采摘。水声喧哗,不见真容。石露峥嵘,多为花岗。儿见路旁深蓝之果,密密匝匝,惊呼曰: 蓝莓。我摘而尝之,甚苦,旋即唾之。遇石牛拍照,青石凿成。背上牧童,杳无踪迹,唯留残基。继续前行,花岗巨石站立,镌字: 天人合一。各种姿式,拍照留念。

愈前行,林愈密,雾愈浓。脸颊凉,汗已冷。早备西凤酒一瓶,不胜寒潮时啜之。手抚发丝,湿漉欲滴。一路缓行,步行者寡。渐行三公里时,闻身后有人语。是一家子,两男两女。母最前,女随后,父子慢。再拐过两道弯时,又多了一名青春女子。一身户外打扮,脖挂专业相机。步履迅疾,时走时拍,不觉已超过了我们。游客专车上下奔驰,突然有女孩在车中向我们挥手致意,也许是被我们的“长征”精神所感染。

十一公里盘山路,可谓路漫漫兮,吾将锲而不舍。衣内汗已湿身热,衣外雾潮为水冷。感谢美酒一路相伴,液体之火驱寒暖胃。

不时有山水穿路而过,漫漫层波随地涌,一路欢歌迎游客。突然路旁低凹处有两圆池,一高一低,一白一绿。高处墙面粉而书,以文颂观世音菩萨。池水激喷而白,氤氲如仙雾缭绕。低处莲叶团簇,覆水盈面。金身罗汉站立成圈。沿石阶而下,立水中石墩,纷纷照像。路转峰回,有地空旷,已建有飞檐立柱,宫殿状建筑。让人遥想将来之鼎盛香火。

行者不畏路难,拜佛必要心诚。不知转过了多少道弯,有巨石突兀,俯身状如斜塔。有水挂线般坠下。老婆儿子兴趣盎然,拍照嬉水,快乐弥漫山间。

转过最后两个弯,水泥路变成了石子路。突然看见一个小门,旁边有人等着如厕。原来是停车场到了,终于到了。脚可以歇歇了,纠结的心可以休息一下了。

吃了碗臊子面,片刻休息后,继续起程,南五台朝圣才算真正开始。抬头处,一溜陡仄的石阶嘲笑地看着我们: 来呀,快上呀!不能被他吓退缩了,咬咬牙,上!

路就是由脚创造并征服的。先登千年古刹——紫竹林(始建于隋)。门前对联禅意深深: 山门无锁待云封,古寺无灯凭月照。

  紫竹林位于终南山南五台竣拔秀峭之岩壁间,背靠五台主峰观音台,俯瞰长安阡陌平畴,西临竹谷峪,东望灵应台,为南五台最具规模的寺院之一。

据寺内碑刻记载,南五台因观音大士降伏火龙而成为观音菩萨的道场,自隋唐至今香火不绝。该寺原为南五台七十二道场之一,因寺门口有一巨石酷似犀牛,故称大石头,“犀牛望月”为五台胜景之一。紫竹林因地依势分上下两院,上院由灵光殿和塔院组成,灵光殿雕梁画栋峻拔雄伟,俯瞰长安大地平荡如砥。曾住锡于此的怡峰老和尚这样描绘紫竹林的胜景:“前有长安明灯照,后有松屏随意靠。左有甘泉香且美,右有石莲登远眺。”夜晚城郭灯火通明,荧光晃动,照彻星空,凌空回首,不是晨钟响彻暮鼓震动,真好似端立于云头。下院正中为圆通宝殿,内奉观音大士端坐紫金莲台,慈眼普被苍生,炉内清香如缕,袅袅不绝。东厢“佛光阁”与犀牛石相依,西厢“紫薇阁”与白龙洞为邻。院内青石铺地,雕栏玉砌,清净幽雅,确为一处难得的佛门净地。

紫竹林自清末怡峰禅师嗣后有六代人相承至今,自恢复宗教政策以来,紫竹林常明老和尚为中兴紫竹林不顾年迈,亲自主持修建,历经十年,投入巨资,始成今日之规模,如今紫竹林已成为终南山一处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和旅游胜地。

相传观世音菩萨当年降伏妖惑长安的火龙(得五马相助,山中修有五马庙),民众感念菩萨,修观音台于最高处。香火不断,民来此多祈福求子,莫不灵验。

以前登山拜寺庙,很少烧香。这次特意买了香,决定一一烧到拜到,不枉此行。上到观音台时,已经是下午二点多了,此处雾淡了许多,感受到了亲切的阳光。寺旁小片空地处,有僧人栽种的蔬菜: 葱,萝卜,大青菜,油麦菜,居然还有紫薯。一派田园自给自足的惬意生活。

下了观音台,先去了文殊台,文殊菩萨智慧无上,是一切菩萨师。接着是清凉台,无殿,仅造凉亭,有韦陀像守立,韦陀是护佛法的菩萨。 “昙花一现,只为韦陀”的传说里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佛讲究前生后世,因果报应。佛就是为灵魂洗澡,涤尽污垢。超脱俗世,立地成佛。最后登了灵应台,此台最大,重建后金碧辉煌,让我震撼。共三层,有旋转楼梯可爬。一层供奉弥勒佛,大度能容,开口常笑。二层供奉普贤菩萨,金身雄伟,骑乘白象,庄严肃穆。两侧立有罗汉,天井藻画静人心灵。三层供奉释迦牟尼佛,手拈莲花,笑而不语,慧者自悟。猛然想起山门处整面墙上大书的“悟”字,可谓佛家禅宗的棒喝真谛。舍身台,早已庙毁路断,暂时无法重修。此台可能是地藏王的供奉地,记得观音台里有五法身,已是拜过了,无憾了。心愿已了,下山返回。

途中,看到导游牌,发现仍有几个地方未去: 兜率台、西林禅寺、喇嘛石等。心虽有憾,意兴已尽。

下山路上,雾气渐浓,能见度不足五十米。眼前时有怪树突现,形若鬼魅,间或一两声“呱呱”的幽叫,让人有点毛骨悚然。加快了下山的脚步,途中仍有游人往上赶。遇两个背包客,说要在山上住一晚,佩服之情油然而生。

在火龙的目送下,我们等待了多半个小时后,终于坐车下了山(车行近二十分钟)。

山门村中修有民俗博物馆,望之甚大。原计划去看,因儿子急着要回,加之时间太晚,取消。车经过时,只看见好多拴马桩,记得门楣石匾上四个字: 唯斯为大。

南五台之游,可用其结尾了。

相关文章

  • 终南神秀,唯斯为大——南五台一日游

    南五台古称太乙山,因其位于陕西耀县五台山(药王山)以南,山上有观音、灵应、舍身、文殊、清凉五峰,故名南五台。自古为...

  • 南五台山

    南五台古称太乙山,为“终南神秀之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因山上有大台,文殊,清凉,灵应,舍身五个山峰,称为...

  • 神秀终南——南五台游记

    周末气温直逼37度,家里热的呆不住,我们一合计,驱车去山里纳凉。莽莽秦岭,我们打算投奔南五台的怀抱。 南五台位于西...

  • 游终南南五台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是祖咏在眺望终南山时所作的。今天我也去赏,果然名不虚传,美哉! 真是不虚此行!远眺,终南...

  • 推荐金秋赏红叶观云海好去处 终南神秀南五台

    秋季的南五台,各种颜色点缀在山间层层叠叠,当秋风拂过,山峰或深或浅的露出在雾气里,呈现出宛如仙境一般的美,是惊艳了...

  • 曲式七绝.终南山南五台

    寺庙丛林烟霭缈,终南神秀无侵扰。 长安自古后花园,只见群巅人迹杳。

  • 古有一山,谓为终南

    ​ 古有一山,谓为终南,终南蜿蜒,横亘南北。终南以南,四季如春,常人不知其变也,终南以北,流寇穷凶,常闻十里劣...

  • 访终南山南五台

    终南佛寺三千处,五台胜景称独步。 茅棚庭深藏幽谷,不接清风何自渡。

  • 第1155季 155|【诗经】那年,终南……

    那年,终南…… ——《终南》学吟感悟 魏老师的一曲《终南》,打开了我关于终南的很多回忆。那年,那月,我在终南…… ...

  • 放下

    朋友和我浪南五台时,山水如画,终南奇秀,他却无心赏风景,痛苦地对我说,“一个人总在我心上放着,压得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终南神秀,唯斯为大——南五台一日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lx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