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兔年除夕,生命中日常的一天,忙碌地吃完两餐。
很是期待一年一场的春晚。年年期待年年乐。想来我是每年坚持看完的那一个。
一想到同一时间段会有那么多人一起看同一个节目,就满心满怀。
看春晚之前,继续来复习《时间的朋友》当中的第十七个故事《何帆与麻雀战略》。
先从一个词聊起,叫“麻雀战略”。
《史记》里有一句话,我们都很熟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崇拜鸿鹄,看不起燕雀的。
但何帆老师却说,2022年,我们更需要学习麻雀的战略,应该是“鸿鹄安知燕雀之志”。
何帆:“麻雀战略”这个概念,是在写《变量5》这本书时总结出来的。
……
有的鸟选择逃离,到更偏远的地方去生存。但那样一来,觅食和活动的空间就会变得非常狭小,最后多半要灭绝。
麻雀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它迎难而上,主动进入人的地盘,根据人类生活的变化去调整自己。
过去,在野外,麻雀是在树洞里筑巢的。
到了大城市,从空调室外机、烟囱到排水沟,都可以成为它筑巢的选址。
在自然环境里,麻雀吃的是昆虫和植物的种子。现在,城市里的麻雀已经学会了从垃圾堆里翻找人类丢弃的残羹冷炙,更厉害的甚至会飞进酒店、餐厅,直接从人的盘子里取食。
另外,麻雀这个群体是高度差异化的,胆大的带头觅食,胆小的就负责观察环境。它们之间是互相配合,互相借鉴,都是为了生存,为了能继续繁衍。
鸟是从恐龙进化而来的,但只有鸟类才是能活下来的恐龙。
看起来不起眼的麻雀身体里也藏着恐龙的基因。
爱因斯坦曾说,能够做出改变就代表聪明。
他没有想到,这句话是在表扬麻雀。
这就给了我一个启发:经济生态系统已经变了,旧的物种会消失,新的物种会崛起,未来的新物种很可能不是恐龙和鲸鱼这样的庞然大物,而是像麻雀这样能迅速找到新的生态位的聪明物种。
麻雀都能改变,人更能改变。
2022年,在调研中发现,有一批企业和个人特别像麻雀,都敢于迎难而上、知难而上。环境变了,我就去寻找可以为我所用的新资源、新机会。
……
刚才何帆老师讲到了麻雀。其实,何帆老师何尝不是一只勤奋的麻雀呢?
五年前,何帆老师给自己立了一个flag,每年要走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做实地调研,写一本关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变化的书,并且要连干30年。
到今年,他的工作已经完成了1/6。你看,哪怕他是一位名声在外的经济学家,哪怕他写了好几本畅销书,每年不还是得一字一句地打磨他的新书书稿。
……
什么是麻雀战略呢?就是一种接受变化,拥抱变化的战略。
今天的麻雀,你无处不见!有5.4亿只,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野生鸟类之一。
麻雀的特点:
胆大,敢和人类如此近距离共存。
群居,麻雀之间相互配合,各有分工。
生存力强,能在人居住的地方随时觅食建巢!
细想想,现在做企业的人,谁还不得去向麻雀学习呢?谁又不是一只麻雀呢?
感悟:体量大小不重要,活下去,并且还要活的越来越好才重要!
其实,我们这些做事的人,不管你做的事是大是小,暂时是成是败,谁还不是一只麻雀呢?
愿今年,也可以做一只成功的麻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