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万卷书谈写作读书
利用叙事顺序牵着读者走

利用叙事顺序牵着读者走

作者: 嘿嘿半圆君 | 来源:发表于2020-06-12 13:53 被阅读0次

我个人一大是爱好是读、写短篇小说。

写小说需要作者拥有相当的架构、想象能力,当然文笔的好坏十分重要。但对文字有很强控制力的人毕竟占少数,而想要练出饱有个人特色的优美文笔,离不开长时期的练习。

但我认为,有时候一个Interesting的叙事顺序其实可以为一篇文采平平的文章增色不少。

以下根据我个人的阅读经验,以及读得一写专家的分析给大家总结了三种叙事方式。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顺叙

一般人讲故事,会按照时间(或地点)次序来讲,或者按照因果关系发生的次序讲,或者按照重要性顺序讲,这是最常见的办法,我们称之为“顺叙”。

顺叙好处很多,作者比较容易写,读者也比较容易读,毕竟先知道原因,后知道结果是我们正常的思维方式。而且,一环扣一环,没到最后大结局,悬念就可以一直牵引着读着往前走。

《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的书大多如此,你捧起来就想一口气读完。

但是很多时候,优点搞不好就成了缺点。用顺序的办法讲故事,有三个坑要特别注意:

要避免流水账。很多中学生写作文,都是因为简单地按照时间次序写成了流水账,而工作中最无聊的公文,也往往是1、2、3、4地罗列事实。

要避免跑题。这种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的做法,时常讲到后来就逐渐跑题了,很多人的邮件就有这个毛病。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以前在谷歌培训新入职的员工时,都要求他们在写邮件时,如果不知道怎么写得漂亮,就先把重要的事情说了,这样即使最后跑了题,最重要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

要避免结构散掉。作品要有完整性,如果中间有环节扣不上,读起来就别扭。

顺叙故事的经典作品非常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2.倒叙

相比顺叙,倒叙则是难度更高的写法。

稍微简单一点的,可以像《了不起的盖茨比》和电影《美国丽人》那样,先交代一个结尾,然后就按时间先后写。

更厉害的,是把今天当作锚定点,往回讲一点故事,又回到今天,再往回讲,逐渐抽丝剥茧,把谜团解开。

这种写法里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是《英国病人》。

小说一开始,一架英国飞机在飞越撒哈拉沙漠时被德军击伤,迫降之后,驾驶员受了重伤,虽然被当地人救起来,送往盟军的战地医院,但是那名驾驶员却想不起自己是谁,因此被叫作“英国病人”。

医院的护士汉娜孤身一人留下来照顾他,他们留在了意大利一个远离战争被废弃的修道院里。在宁静夜晚,“英国病人”静静的躺在房间的木床上,逐渐恢复了他的记忆。

然后作者化身为汉娜帮助英国病人回忆,一点点搞清楚了过去发生的故事,每一次破解一些谜团,作者又把大家带回到现实。

倒叙和顺叙的本质差别在哪里呢?

顺叙写法由于会在最后公布结局或者结论,因此要让读者脑子里的悬念集中在“是什么”上。倒叙是先告诉你结论,让大家把注意力放在“为什么”上。

比如大家读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结果是知道的,就是人已经死了,读者好奇的是他是怎么死的。

而同样是悬念小说,大家读丹·布朗的书关心的是将要发生什么。

所以为了不同的目的,可以用不同的顺序来讲故事。

比如你在单位里给领导做汇报,只有10分钟时间,不妨先给他结论,特别是那些让他喜出望外的结论,吊起他的胃口,再给他讲你是怎么做的,他可能会有问题,而你不断回答他,就是抽丝剥茧解决谜团。

但是,如果你给100人做一个1小时的报告,就不能这么做了。通常需要从背景、工作的性质,到方法,再到结论这样依次来讲,因为大部分听众未必对你的工作有足够的背景知识,你需要按部就班地告诉大家。

另一方面,你即使有一个非常好的结论,听众也未必像你的老板那样惊喜,先告诉他们结论的好处,不如把它作为悬念留到后面。

3.“叠叙”

除了顺叙和倒叙,文学作品中还有更复杂的叙事顺序,这就是《呼啸山庄》和《吕蓓卡》(也就是电影《蝴蝶梦》的原著小说)所用的写作方法。

这种叙事策略,中文里没有什么现成的词汇,为了方便你记忆,我把他叫做“叠叙”,交叠的叠,是说叙事逻辑有前后的穿插交叠。

当然,可不是胡乱交叠。所谓叠叙,它其实是找到一个时间锚点,然后采用倒叙的方式展开故事,或者跳回到最早的时间,然后,再按照顺序的方式讲。

为了帮助你理解,我在下面放了三张叙事时间轴的示意图。

顺叙是按时间先后,一个情节接着另一个情节讲。

而在倒叙的写法中,需要有一个时间上在最后的锚定点,其他情节是在追忆中不断回到这个锚定点。

但《呼啸山庄》和《蝴蝶梦》中,则采用了更加灵活大胆的叙事顺序。

讲述是从故事中偏后的某一个点入手,作为锚定点开始讲故事。然后采用倒叙的方式展开,或者跳回到最早的时间后,按照顺序的方式讲。在讲到锚定点后,接着讲后面发生的故事。

读这种故事,没经验的人确实会糊涂。

但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有什么好处呢?

实际上,它结合了上述顺叙和倒叙两种方法的优点。前面说了,顺叙强调结果有悬念,过程是自然的。倒叙强调过程的悬念,但失去了结果的悬念。

但叠叙是在前一部分,给大家留下过程的悬念,但是对于最终的结果大家在读到结尾之前,一直不知道,因此这个悬念也保留了。

我们不妨以《吕蓓卡》为例来讲讲这种讲故事的方法。

《吕蓓卡》是20世纪英国女作家杜穆里埃的作品,后来被电影大师希区柯克将它搬上了荧幕,电影的中文译名《蝴蝶梦》在中国的名气更大。

故事一开始,是年轻姑娘“我”在法国南部海边偶遇英国贵族马克西。俩人一见钟情,闪电结婚,然后一起回到马克西在英国曼陀丽的豪华庄园。

一夜之间山鸡变凤凰的“我”对贵妇人的生活方式很不习惯,而前女主人吕蓓卡陪嫁带来的老管家丹弗斯看不起“我”,还暗中给“我”使坏。

在这个古老的大庄园里,到处都是吕蓓卡的影子,甚至充满了阴森恐怖的氛围。整个故事就围绕着“我”破解吕蓓卡之谜展开。现实生活是锚定点,吕蓓卡之谜则把读者不断地带回到过去。

后来,随着一条沉船被打捞起来,吕蓓卡的尸体被发现,似乎故事有了结论——马克西杀死了前妻吕蓓卡。这时时间回到了锚定点,看似故事该结束了。如果这是这样,它的结构就是一个简单的回忆倒叙。

接下来开始进入情节反转阶段,从锚定点出发往前走,最后告诉大家真相其实是另一回事。

马克西其实对吕蓓卡之死并没有过错,但管家丹弗斯却不愿意女主角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放火烧了庄园, 也烧死了自己。

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是不是比简单的顺叙或者倒叙更精彩?

前面是倒叙,后面是顺叙。这种写法需要挑好锚定点。因为这个锚定点是最先和读者见面的事件,因此要吸引人。

其次,在后面还需要有一个比它更重要的高潮,这样才能让作品在高潮中结束。

小结:

叙事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但这样容易平铺直叙,好的故事讲述者,要学会通过打乱时间轴,来控制读者的注意力。倒叙和叠叙都是更复杂的叙事技巧。

虽然你未必会写书,但是了解上述三种叙事顺序的优缺点,灵活应用它们,也能成为善于表达的人,甚至写出一部不错的作品。

相关文章

  • 利用叙事顺序牵着读者走

    我个人一大是爱好是读、写短篇小说。 写小说需要作者拥有相当的架构、想象能力,当然文笔的好坏十分重要。但对文字有很强...

  • 13叙事:如何牵着读者走?

    提要 库旦普教授总是说,故事讲得还不够吸引人,我们可能还要换一个角度来解释。然后他就讲,如果花得功夫少,可能将来读...

  • 《阅读与写作讲义》读书笔记(七)

    书名:《阅读与写作讲义》 作者:吴军 进度:2.6叙事 如何牵着读着走 分享主题:叙事的心法 一、叙事就是讲故事。...

  • 50-13吴军阅读与写作50讲

    13叙事:如何牵着读者走? 第7天-13-简红彬 刚刚好像又听见了一声猫叫,凝神细听,完全没有声音。飞身起床,看看...

  • 小说课D4-叙事结构(时间线)

    小说的叙事结构(时间线)非常丰富,有基本的顺序、倒叙、插叙等结构。还有几种特殊的叙事结构。 首先是利用转场技术实施...

  • 七个原则,保持文章主线顺序

    顺序是文字的内在特点,读者是按照顺序接受信息。 叙事性写作的行为就是这些排列这些元素: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段落,每一...

  • 他们的故事为什么会令我着迷

    “大多人可以理解叙事,叙事可以向广大读者传达清晰地信息,读者也对叙事青睐有加。” “我们视自己的生活为一种叙事,这...

  • 1.6叙事顺序

    说说常见的。 1.顺叙法→→→→ 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基本契合事情的实际发展情况。 采用这种方法,文章基本条...

  • 9.|叙事者|谁来说故事最好

    所谓叙事者,就是说故事的人。叙事者知道多少,读者就跟着知道多少。 读者通过叙事者接收信息,所以同一个故事,往往因为...

  • 《釜山行》类似桥段电影探讨

    这个探讨纯由着自己的思路来吧,可能打算叙事顺序,并且会遗漏很多细节,欢迎读者们批评指正。 我首先想到的是《负重》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利用叙事顺序牵着读者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vg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