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读书•写作•遇见谈写作专题精选
为什么劝你不要“轻易动笔”写作?

为什么劝你不要“轻易动笔”写作?

作者: 笔杆营 | 来源:发表于2019-07-25 22:43 被阅读108次

内容引言:

熟悉我们的小伙伴可能都知道我们提倡将写作尽可能的作为传递自身价值,对熟悉领域的知识梳理和总结以及打造自身品牌的工具之一。以往在伙伴公司和小伙伴分享有关写作的内容之后,也鼓励身边的小伙伴,多练习写PPT、文章,但坚持下去的很少。

近段时间发现:长期写作确实不是轻易就能够做到的事。所以在很多事情没有确定之前(如文中所提)。如果你只是偶尔写些什么, 真的不想和你说:打开你的电脑,动手写起来。

文章结构:

1、写作之前需要明确是为了打造品牌;

2、你需要有相对清晰的定位;

3、你需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

4、你需要持续的输出内容;

5、你很容易遇到写作瓶颈;

关键词:品牌、定位、产品思维、持续、探索

比较适合:个人、公司

在我们看来,写作分为两种,一种是生活+写作,成为某一方面的作家;另一种是工作+协作,成为特定领域的专家。也有很多人都在提通过写作打造品牌,通过写作传播自己的知识经验,赢得更多人的认可和支持。我们也不例外,一样这么认为:写作对于传播极其重要、对于品牌打造也极其重要。

近几天有一些朋友通过公众号、朋友圈看到我们整理的有关写作的一书-《定位式写作》。强调从顾客端出发,如何通过内容营销打造自身的差异化。其中有一些朋友加入了我们的写作社群(围绕品牌打造的写作社群)。也有一些小伙伴说买了很多有关写作的书,也听了不少写作的课。但往往是:当时听的兴奋,随后却依然“不舍得”动手。

以下是近段时间结合品牌与写作做的一点思考,梳理出以下5点抛砖引玉,供各位参考。

1、写作之前需要明确是为了打造品牌 

为什么现在很多企业花大价钱请品牌战略咨询公司为品牌定位?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广告、公关以及内容营销?为什么越来越多个人也开始传播自己?

很明显,我们都能感知到的是:

现在市场上并不缺少产品,并不缺少会生产产品的工厂,产品已经严重过剩。去下东莞、昆山、去下超市,我们更能感受到产品的富饶给我们带来的选择压力。一些企业为了争得我们的注意力,使出浑身解数。

再看针对个人, 随着现在每年大学毕业的人数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职场中年人”感受到年轻人带来的威胁,他们有冲劲,他们有精力。对大多数公司来说,没有哪一个员工是不可或缺的。很多时候大部分就是公司这个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随时可以被替代。

所以,可以看到今时不同往日:

企业再也不能只是“安静的做产品”、个人也不能只是“安静的上班”。企业或者个人需要把自己媒体化、内容化,需要通过持续的写作,放大自身所拥有的知识经验。企业和个人都需要打造品牌。

德鲁克一直强调知识工作者,并且强调卓有成效的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学会的,不管你是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还是你是你只在管理你自己。

延伸来看,我们认为:

个人和企业一样,本身的知识经验也是一种产品,只不过很多人没有在这方面强化。企业依靠自己掌握的资源人才(也是一种知识),生产出具体的供大众消费的产品。

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远远大于企业内部大多数员工,可能就需要品牌部(可以理解为传播而生的部门)来放大自身的价值;个人同样如此,如果在某些领域积累了足够的知识经验,是可以把这种知识做成产品,这个时候你就需要首先成为你自己的品牌经理,去传播自身在特定业务领域的优势。

大多数的知识工作组织、知识工作者都在生产知识、应用知识循环往复。如我们在做的、在实践的笔杆营公众号--《升级写作训练营》,本身也是我们在这个领域的知识已经总结和梳理。

也有小伙伴觉得自己就是喜欢写些东西,当作自己的日常日记与爱好,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天马行空,毫无限制,这完全可以。但在这个商业社会,还是最好的以品牌打造为目的更好些。

同样,不管你是为一家企业写文案、做公关,还是你为了个人的能力提升而重拾写作,我们都需要先明确。我们的写作需要尽可能的商业化(为他人提供清晰的价值而为自身带来价值),需要尽可能的能够协助我们打造品牌。

2、你需要有相对清晰的定位 

还是前面说的两类写作方向:一种是生活+写作,成为作家,另一种是围绕自己所在的业务领域,成为专家。也接触过一些爱好写作的小伙伴,大多从生活出发,写些有关时事评论,有关近两天遇到的人和事,大多比较分散。

我们需要清楚的是:

真的很少有人愿意看你的生活琐事,大多数人希望看到的内容仍然是有助于他们开拓视野、自身成长、提升特定技能、解决业务难题的内容。

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个文艺青年,对生活感悟的更深,你可以在这些领域写出一些动人的故事。

再次回到定位,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定位,如我想要***,要成为***。很多时候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我们这里提的相对清晰的定位是从顾客端出发,在特定受众心智当中拥有一个特定关键词。我们可以看一下品牌对应的英文:Brand,其本身就有烙印的意思,再对应大脑的英文:Brain。我们可以看到品牌的终极体现是在特定用户心智占据一个关键词。

企业如苹果公司,阿里巴巴集团,其旗下强势品牌大多在我们的头脑中有比较清晰的认知。我们在前面的文章已多次提到,企业品牌是个人品牌的放大版,个人品牌是企业品牌的缩小版。

企业同个人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个人需要像公司经营公司品牌一样,经营自身的品牌,找到自身的差异点。简而言之就是你需要找到一个自己擅长的、他人未曾深入探索关注的业务方向、一个知识领域。

如果有机会成为某一个细分领域的第一,那么将极有可能帮助你,实现定位理论经常提到的一词占领心智。

还是前面提到的很多企业已经在品牌打造、心智争夺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对于更多上班族、个人来说,大多都在忙于具体工作的细节,而缺乏通过写作输出系统科学的知识经验。

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把握的机会。

3、你需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 

写作和产品经理有什么关系,这里为啥要提它。我们都知道一般做产品的人都需要点工匠精神,都需要点专注能力,也都需要不断打磨的意识。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不只具体的有形的吃的喝的是产品,我们所听过的任何一门课程,看的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产品。

既然把文章看作一个个产品,每个产品也都需要有自身的定位。我们也就需要从用户、竞争对手和自身来综合考量做竞争分析。

潜在用户的分析、竞争对手的研判、文章结构的设计、逻辑的呈现、主题的拟定、风格的设定、标题的确立、排版的模式以及希望哪一些内容与顾客产生共鸣。这里的每一步都需要用心思考,精心设定 。

大多数人很难一次做得很完美,需要不断的完善完善再完善。

针对企业内容创作可能需要考虑更多。 

也有和不少朋友提到,文章写作这块是可以产品化、流程化。只需要多从用户端出发,分拆构成文章的关键要素,在每一个环节上做优化。通过持续的优化、迭代或许能够为我们的用户提供更易于用户接收的有价值的内容。

4、你需要持续的输出内容

在清晰了写作是为了自身或者所在公司的品牌打造,也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成为某种程度的“产品经理”之后,我们就需要持续做下去。上个月底有去南京参加一场有关价值投资的分享活动,期间感受最深的就是复利思维和投品牌的思维。

结合我们一直强调的品牌打造:

我们认为对于企业、对于个人来说,持续积累的打造品牌就是一种能够带来复利的动作。也只有这样,我们做的事才有可能给投资人带来持续的回报。

所以如果你已经找到了可能的方向,那就需要重视你选择的领域,不能开心就写,不开心就停。假如哪一天可口可乐不再做广告公关传播,很快的它会被慢慢遗忘。同样对于更多中小企业以及个人来说,内容的持续创作对于保持品牌的活跃度非常关键。

写作不只是为更多潜在用户提供可能的价值,同样的也在为我们自身的知识梳理,为我们的系统思考提供思维训练的机会。当我们停止创作的时候,或许就是我们思维枯竭的时候。

5、你很容易遇到写作瓶颈

当已经持续写作一段时间后,我们很可能会发现:似乎很难写出一些比较有价值的内容。从文章即产品的角度出发,我们面临的很可能是“产能有限”。就像工厂生产产品,需要配备足够的原材料予以加工转化。

写作也是这样,我们不能够陷入只是在输出,我们所已知的内容毕竟有限。我们需要不断的围绕特定的点去持续的吸收内容。

就像倡导价值投资、科学投资的《极简价值公式》公众号主理人赵燕新赵总所提的“我们要练就一套吸星大法”。帮助我们基于自己所创造的方法论同更多相关的人交流碰撞、阅读学习、实践相关内容,以此来收获更多。

沟通交流可为我们带来更多灵感

如前面所提到的我们要找到自身相对清晰的定位,需要自己的标签。这样在同别人沟通交流的时候,能够让别人快速知道我们是谁、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哪里不同等等。

所以不管你是在一家企业从事公众号运营、文案创作还是在梳理自己在特定领域的知识经验、选择的方向做内容梳理。当遇到瓶颈的时候,可能是我们再此启动输入动作的时候。

小结

所以从上面来看,想要通过写作,通过内容传播建立自身品牌或者协助所在公司打造品牌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围绕品牌、 品牌定位,需要坚持、需要具备产品思维以及持续的学习能力,才有可能借助写作放大自身的优势,为更多人提供可能的价值。

如果在看了以上内容之后,你觉得还是想通过写作提升自身以及公司品牌,建议参考以上5条,有针对性的调整对写作的认识,调整具体的实践。

精读系列

1、系列解读定位理论经典书籍《定位》之心智备受信息困扰

2、最新解读定位理论经典书籍《定位》之简化你的信息

3、最新解读定位理论经典书籍-《定位》引言-定位创造你的不同

4、最新翻译2013年杰克.特劳特专访音频-谈与众不同和定位

5、定位之父杰克.特劳特2013年迪拜155分钟定位演讲完整版

6、首次全方位系统披露定位理论如何指导品牌落地内容传播

7、50年的定位历程告诉你这场正在蓬勃发展的定位运动

8、深度解读《21世纪的定位》全球化互联网化下的竞争突围原则 

9深度解读《21世纪的定位》理解实践战略词 - 品类

10、里斯定位咨询的成功就是最佳的B2B品牌定位实践

11、里斯为何在《21世纪的定位》再次提起视觉锤

12、深度探讨里斯《21世纪的定位》竞争与二元

相关文章

  • 为什么劝你不要“轻易动笔”写作?

    内容引言: 熟悉我们的小伙伴可能都知道我们提倡将写作尽可能的作为传递自身价值,对熟悉领域的知识梳理和总结以及打造自...

  • 为什么劝你不要轻易借钱?

    电影《飞驰人生》里有一句特别扎心的话:成年人的崩溃,都是从借钱开始的。 在生活里,我们或多或少地都向朋友借过钱或者...

  • 劝你不要轻易理财

    说说我的理财经历吧,微信的零钱通,支付宝的余额宝,招商的朝朝盈,P2P的诸葛理财和易小钱,最后被诸葛理财给坑了。 ...

  • 为什么我劝你不要轻易辞职

    一直以来,身边好多人都在抱怨工作不好,不想继续做下去,想要辞职重新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但是,通常这些抱怨的人却很少...

  • 为什么我劝你不要轻易拒绝?

    【书籍】说服 【阅读时长】2h 【正文】 01 今天几个人在办公室聊起了要不要替别人值班的事儿。有人说不代挺不好...

  • 为什么我劝你不要轻易买保险

    以前,我们看见卖保险的人都要绕路走,生怕被忽悠,仗着自己年轻身体好,不想浪费钱。(本文不推销保险) 可是,在中国,...

  • 女孩,劝你不要轻易感动

    一句暖心的话,一个善意的举动,就像一阵微风拂过你的心田。你感动了。 殊不知,你是一棵小草恰巧长在了路边,而刚刚不过...

  • 为什么大家都劝你不要轻易裸辞?

    裸辞,意思就是还没找好下家就辞职的行为。很多人不明白,外界为什么有那么多声音在反对裸辞这件事,那么,今天就来说一说...

  • 我劝你不要轻易买保险

    今年初,一部高分记录片《人间世 2》赚足了大家的眼泪,导演将镜头对准了一群特殊孩子——骨癌儿童。 年龄还是个位数的...

  • 疫情下,劝你不要轻易离职

    2022年,一些自媒体人高喊着,直播的风口来了、视频号的风口来了。 弄得人心浮动。看着那些成功的案例,有些人开始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劝你不要“轻易动笔”写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vt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