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医手法排寒湿(第四天)

中医手法排寒湿(第四天)

作者: 爱是永恒之塔 | 来源:发表于2020-02-14 08:35 被阅读0次

寒湿过重为万病之源,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

而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

想排出寒湿,首先得知道它们隐藏于哪里。

第一,积存于膀胱经的背后寒湿

排除膀胱经寒湿出现不舒服症状时, 最简单的应对方法是刮痧,然后艾灸。由于背部是膀胱经主要的穴位所在, 几乎整个背部的左右两侧都是膀胱经分布的部位。因此,只要在颈后、背部和前额刮痧,使经络通畅,刮完痧,艾灸半个小时,睡个觉,大概不舒适的感觉就不见了。

第二,头顶寒湿

头顶的寒湿会直接堆在头顶上,通常头顶只有一层薄薄的皮肤,用手按压时应该是硬硬的感觉。

但是寒湿堆积得多 了,会形成一层软软的物质,摸起来像有 一层海绵垫的。

为预防头顶寒湿可以经常梳头或刮头皮。

第三,堆积于肺经和胃经中的正面

正面的寒湿,引发我们常说的感冒、受风寒。

正面的寒湿也会积存在胃经中,很多毛病都是胃经的寒湿所造成的。

我们可以通过艾灸背部肺区和中府穴拔罐来提高机体热量和肺中正气,助其顺利驱逐寒湿。

第四,侧面寒湿,存积在胆经,胆经的寒湿堆积造成胆功能受阻,再造成吸收的障碍。

解决的方法就是敲胆经,敲胆经一方面能刺激胆经,强迫其分泌胆汁;另一方面使这些堆积的废物能够流动,进而排出体外。

综合以上,我们平时要经常多梳头,经常敲敲胆经,还要隔三差五刮后背,防患于未然。

相关文章

  • 中医手法排寒湿(第四天)

    寒湿过重为万病之源,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 而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

  • 寒湿是怎样的形成的?

    寒湿是一种疾病。中医认为寒湿包括外感寒湿和内生寒湿两个方面。 外感寒湿:外感寒湿邪气,气血运行受阻。内生寒湿:寒湿...

  • 2021-02-23

    寒湿是一种疾病。中医认为寒湿包括外感寒湿和内生寒湿两个方面。外感寒湿:外感寒湿邪气,气血运行受阻。内生寒湿:寒湿内...

  • 寒湿乃万病之源,伊岛除湿机帮你扫除寒湿

    寒湿是一种疾病。中医认为寒湿包括外感寒湿和内生寒湿两个方面,外感寒湿:外感寒湿邪气,气血运行运行受阻。内生寒湿:寒...

  • 健康小知识

    寒湿,是一种疾病。中医认为寒湿包括外感寒湿和内生寒湿两个方面。 外感寒湿:外感寒湿邪气,气血运行受阻,以关节、筋骨...

  • 中医体质——寒湿

    体质说明 《素问·调经论》:“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营血泣,卫气去。” 中医认为寒湿包括外感寒湿和内生...

  • 中医知识分享第十二篇

    中医推拿有什么好处: 中医推拿特别讲究手法、力度,还要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推拿,不然是起不到防病排毒效果的。如果你想...

  • 治病不如防病,我们应该注意保护的几个部位

    如果你生病了去看中医的话,医生肯定会说你的寒湿太重,得袪除寒湿。那么,你一定纳闷:什么是寒湿?怎么什么病都提寒湿?...

  • 寒湿级别

    中医认为,寒湿容易阻遏气机运行,损伤阳气,伤遍全身。按照症状不同,可将寒湿分为5个等级: 一级寒湿在表皮 多见皮肤...

  • 大肠如何排寒湿

    大肠有寒湿的时候,有两种方式排湿气,一种是大便干燥,是身体“关门打狗”的行为,身体通过闭气来燥湿,大肠闭气,就容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手法排寒湿(第四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bl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