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代表提议,所有父母都必须持合格证上岗。这个想法一听是好的,因为很多职业都要持证上岗,唯独父母这么重要的“岗位”,国内外都没有培训和认证一说。

这个想法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心理学领域,开始流行一些培训父母的课程,内容是根据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目的在于促进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
那照这样看来,父母经过培训持证上岗是可行的?不,并不是的,培训和持证上岗是两回事。
首先,父母教育这方面的教学资源严重匮乏。对培训教材和师资力量的要求极高,同样会出现地区教育资源失衡的情况,无法平衡。
第二,关于持证的意义,这个建议的提出者,无非是想父母学会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技能,减少出现虐儿、忽视孩子等行为。但通过学习,就能保证这些行为不出现了吗?这些只能通过道德和法律的完善进行约束。
第三,关于认证标准,如果父母持证上岗真的实现了,那谁去制定合格的标准呢?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因材施教,没法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教育。再进一步,最后的考试认证,是否又会出现另一个应试教育呢?会否催生出考试冲刺培训班,考试必过班呢?如果真的是这样,就变成形式大过意义了。
总的来说,父母持证上岗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却忽略了“做父母”这件事的个体独特性,更加忽略了实际操作层面的可行性研究,我认为并不值得提倡。
如果想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建议完善公共教育系统,让更多的人可以免费或者付出较低成本学习到孩子的成长特点以及需要避免的雷区,同时加强社区宣导和干预,继续完善青少年保护的法律法规,大力打击虐儿等行为,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你们认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