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夫見闻》一43
劳动创造历史,
劳动创造人类,
劳动丰富人生,
劳动改变命运。
是我几十年形成的,对劳动认同的思维和观念啦。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祖辈生活方式。
已被城镇化、现代化、潮流化的生活方式所顶替。而”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原始劳作生活已出现后继无人,严重断代的危机啦。
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甚至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劳动光荣的能量观念仍在,付出换来等同价值观仍在。所以这些已近“黄昏”之人,仍战斗在劳动一线。仍是苦活、脏活、累活的主力军。
如果你有兴趣,做个调研,在建筑工地、在环卫一线、在乡村田坎地头、在脏、累活现埸,是那个年龄段的人在坚守,将一目了然。
所以,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劳动可尊“的宣传,应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的时候啦。
尽管有些劳动强度大的行业,这几年工资待遇逐步渐长,但还是鲜有人愿意去做,我认为更该课以更高薪水,以小时计算,来吸引年轻人去参与。
可以推演,再过十年,甚至二十年,这三个年段的人没有啦,干不动啦?
我们的建筑工地谁来干?
我们的大街谁来扫?我们的公用厕所谁来清!
在最后通向马克思大阵营的埸所。谁来劳动送行,都是一个既现实、又严肃的课题。
亲自冲洗打扫的山庄喝荼长廓
民宿打造的机麻场所
劳动付出后的改观
这些”杞人忧天、奇奇怪怪的想法,是我在收拾、打扫山庄的笨重体力劳动中所思考、联想的。
从小生长在农村的我,虽多年不参与体力劳动,但一般活都还难不到我的。
尤其是收拾打扫卫生,整治环境,更是我的强项,我既不怕脏、更不怕累。
我喜欢劳动,愿意干点活,因为。
劳动使人充实。
劳动使人健康。
劳动教人珍惜。
劳动使人自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