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一句话评语
《论语》是国学必读书,而本书是学习《论语》的入门经典。
自述
走遍全球,传播中国文化的中流砥柱非孔子学院莫属。与孔子密不可分的《论语》是历史上各朝各代莘莘学子的必读书,且是基础入门书。鉴于孔子的影响力和《论语》的历史地位,我觉得作为语言学习者,自己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就从学习《论语》的入门经典开始。我念了一遍,仍一知半解。下一步的计划是隔一段时间后再接着读钱穆的《论语新解》和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我需要从多角度学《论语》,最好再找到英文版来读一遍,用不同的语言来温故知新。
摘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评价:学习强国APP开机必备。学和习,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过,则勿惮改。
评价:错了,不要怕改。
关联:“过则勿惮改”的后面需要的是一份真切的勇气——勇于面对自我最脆弱的一面。 ——罗惠美,《天心月圆》
君子不器。
评价:不拘一格,不落窠臼。
关联:君子不器所指向的人生智慧,不仅是多项才能的培养,更是随圆就方的雍容姿态。——罗惠美,《天心月圆》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原意: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杨伯峻
评价:现代意为“忍无可忍”。由此可见语言的衍变。今人读古籍觉得佶屈聱牙、晦涩难懂,乃至敬而远之,怪不得。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评价:在句子里,主语为君,谓语及其他成分为臣,主语选择谓语要遵守语法规则,谓语及其他成分须与主语保持一致性。
关联:“一个谓语就是引领他的一群小弟来拜见主语的。”——某网友(自 《英语语法新思维:句子成分超精解》)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评价:艺术作品的理想境界。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评价:本领如磐石,位置似浮萍。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关联:真正有修养的人看见别人的缺点时,一定会反过来看看自己是否也有相同的缺点。——白云禅师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评价:谨言躬行。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评价:颜回的话与当前成功学倡导的“好汉出在嘴上”理念相悖。作为孔门七十二贤之首,颜回生于春秋,师从孔子,何其幸也。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评价: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评价:潜龙在渊。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评价:孔子的人生态度——努力与乐观。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评价:回答“学什么”。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评价:今人取名,我曾见“弘毅”、“任重”,没想过是从《论语》中来。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评价:学习不可懈怠。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评价:学习不是装饰品,与其想着凭借学识追名逐利,不如退而反思——什么样的学者才算“吹尽黄沙始到金”。那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学人把时间用在了哪里,不言自明。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评价:对自己和他人应区别对待,对他人多理解、少苛责。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评价:这段话我背了好久,觉得道理大家都懂,但确实容易犯戒。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评价:学习的方法——温故知新,广泛涉猎,巩固强项,批判性思维。
材料
1 书
延伸阅读
1 钱穆,《论语新解》
2 南怀瑾,《论语别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