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书与写作》就是想和你聊聊天
读《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第四天

读《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第四天

作者: 安心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21-11-12 21:43 被阅读0次

【书名】《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

【阅读时长】25分钟

【阅读内容】第二章第7、8、9节

【原文金句】

1.如果没有判断标准,就永远得不出结论来。

2.有时候,会因为标准太多而无所适从,这时,则需要排列“优先顺序”。

3.“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想看这篇文章。”在写文章时,需要设立这么一个严峻的前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在读者的立场(以~为中心、设身处地)”考虑:既然没人想看,那自己要怎么写才能使读者产生兴趣呢?这样,自然就会意识到冗长的文章的“危害性”。

4.“冷静地下刀”必须遵循一条规则:尽量删除掉和自己想传达的信息关联性较弱的信息。

5.写出“通俗易懂的文章”的第一步,是把语言具体化,如果不具体化,就无法消除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理解差异。如果你希望自己写的东西能被别人理解,就应该摒弃“以作者为中心”的意识。

【原文案例】

1.作者在提出文章应该给出明确的结论这个部分,强调首先应该有判断的标准,而之所以标准不明确,则是由于不思考的缘故。而一旦判断标准有多个,又往往会无法进行有次序的排列,以做出合理的判断。

因此,作者给出了训练方法:

先列举出各项判断标准,然后再确定优先顺序。

·如果你要一个人外出旅行,打算去哪里呢?→有很多世界遗产的国家,能现场观看职业足球联赛的国家……

·如果你要移居国外,打算去哪里呢?→国际避税地。年平均气温在20度左右的国家,使用英语的国家……

·如果你要在周末做兼职,理想条件是什么呢?→工作时间在五个钟头以内,可以坐着、不费体力的工作……

·如果你要找对象,希望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呢?→爱干净的人,彼此年龄相差在五岁以内……

2.在修改文章方面,作者提出了非常大胆的建议:删减一半。

而要能做到删减一半同样需要进行训练。

比方说博客里有这么一篇短文:

前几天,我这个懒人穿上在电视里宣传得很火的服装店购买的心爱的连衣裙,去了以前在公司上班时经常光顾的青山区的法国餐馆旁边新‘开的一家美甲店。

把这篇短文删减一大半:

前几天,我穿上心爱的连衣裙,去了青山区的一家美甲店。

3.写出“通俗易懂的文章”的第一步,是把语言具体化,如果不具体化,就无法消除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理解差异。

正是因为作者秉持了这样的观点,因此,作者要求在写作中应当有能力将抽象化为具体。

抽象的语句:还差一些票数才能获得多数赞成。

具体的语句:还差十五票才能获得多数赞成。

抽象的语句: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具体的语句:每天保证七小时的睡眠时间。

抽象的语句:从车站到展览馆有一定距离。

具体的语句:从车站到展览馆大约两公里,步行要二十五分钟。

【今日读书感悟和收获】

今天读到的部分实用性非常强,操作性也非常强。

作者在讨论到“明确得出结论,才能更好地传达”这个问题时,突出强调了人们在写作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没有明确的结论。

刚开始我在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还在想我应该没有这样的问题,我的文章主题立意明确,读者能从我的文章中看清楚我要说什么。

但是当我认真阅读接下来的内容时,发现我自己就常常会写那种看上去面面俱到,试图把自己的意图解释清楚的文章,而事实上给读者的印象恰好是重点不突出,试图均衡各种观点,却恰恰没有任何真正的结论。

貌似上面的这段话,又犯了在第八节中说到的太繁琐,不重要的信息太多的毛病。

有时候,我会试图把自己了解到的所有信息都呈现给读者,认为这样才是对读者负责。

但是,如果读者在读到文章的时候连读下去的兴趣都没有,又怎么才能把我认为的这些信息有效的传递给读者呢?

因此,我觉得,是否可以把信息进行分类,在一篇文章中呈现某一类信息,集中篇幅讲清楚一件事,不拖泥带水,不掺合不重要的信息。

要做到简洁明确的传递有效信息,我相信信息的具体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口语中,模糊的抽象的表达非常多,这样的表达方式容易让我们在写作中也犯类似的毛病。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将抽象化为具体,或者在抽象描述基础上弥补一些具体信息的方法可以多练习。同时,也需要我多审视自己的文字,从中找出那些抽象描述的部分,替换成具体描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第四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ao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