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为数不多的树种中,看到最多的就是榆树。但我在以前看过的文章中,或者在介绍大美新疆的图片及文字中,很少见到有关对这种平凡而且数量最多的榆树的描写与介绍。
当你踏上新疆这块幅员辽阔、占到祖国版图面积约六分之一的大地时,在你的脑海中立刻会升腾起,辽阔无垠、一望无际、天高地阔等等词汇。在有水的地方,或者具备灌溉条件的地方,你就会看见这种极为普通,极其平凡,普通、平凡到引不起更多人关注的榆树了。
在这干旱贫瘠土地上,在戈壁滩,在草原和荒漠带,在公路两旁,在市区和郊外,顽强而倔强的生成着,它即不伟岸,也谈不上挺拔,树身疙疙瘩瘩,弯里曲拐,树干树皮,树枝树叶,都无美感可言,甚至长相还有些丑。它虽为乔木,但在非常干旱的地方又呈灌木状,亦乔亦灌。
它只是极为普通的一种树,从山岩到干沟,从戈壁到草原,由于遍地都是,人们也极易忽视它,要找有关它的资料的确不多。我问了一下当地的一位大哥,为什么新疆的榆树特别多?他的回答只有四个字:耐旱肯活。
人们在赞美胡杨林时,说胡杨是万古不朽之诗篇,是万千植物之王,说它根在戈壁,身植大漠,枝依漠风,叶浸沙生。为大漠生,为大漠亡。说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极尽赞美之辞。但对于这种同样生长在同一环境,有着同样顽强生命力的榆树的描写与赞美却是那样的吝啬,难道只是因为它的丑?我觉得这是不公平的。
一次远程零距离的接触,新疆榆树的印象已深深的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榆树在极其艰苦的生长环境中,顽强的生长着,在生命罕至的戈壁滩上,静静的繁衍着,它远离人间的喧嚣与繁杂。犹如一位智者在静思,它不在乎生存环境的恶劣,更不在意是否有太多的关注与赞美,默默地把绿色奉献给大漠荒原。在榆树的身上表现出来的种种品质,不正是中国最底层劳动者那种默默奉献的品质吗?
我要赞美新疆的榆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