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里,生长着一位勤劳、励志的女孩儿!姓张,因为排行老二,我在这里就称呼她为二姐,她其实是我的母亲!关于二姐的经历,是近年来通过和她的聊天记录下来的!
60年代,是个活着才是王道的年代,因为那时候太苦了!外婆有7个子女,1男6女,这个“行情”现在的人觉得很“高产”,可在那时,没生那么7、8个小孩反而不是很正常。家里的子女多了,家庭开支就多了!那时的人们有个观念:如果没有干活是没有饭吃的!
外公身体不好,家务很多都要二姐承担。放牛,当时可是一种高大上的职业,毕竟技术要求不需要非常高,貌似一教就会,所以12岁的二姐很快就开始了放牛娃的职业生涯,天没亮就要起床,到离家一公里左右的草地嫩绿的山上或者田里,与牛为伴。于是,这样的情景就成了二姐的日常:穿着单薄的衣服,在田埂里自娱自乐,烈日下,只凭一个斗笠遮挡,小雨天,就躲在亭子里玩儿狗尾巴草或是掏出口袋里揣着的几颗小石头玩摸石头!牛好像通人性似的,老老实实的田里山上吃着嫩草,不闹也不跑!这种工作虽然枯燥但也恬静!
不幸的是,15岁那年41岁的外公去世了。原本凄苦的家里失去了顶梁柱,二姐的悲伤几乎无法抑制,生活更是举步维艰!屋漏偏逢连夜雨,由于种种原因,外婆改嫁了,大姐结婚了……虽说“长兄为父,长姐为母”,但二姐没有选择也没有怨言地开始照顾妹妹、弟弟。没房子,就寄居村办小学过起了三姐弟相依为命的日子!养猪、放牛、做短工,只要能赚钱,二姐再苦再累也要干,如果没钱,三妹、小弟上学怎么办?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学历了,不能让弟弟妹妹在没有学上!17岁那年,二姐考虑到不能一直住村里的学校,需要一个家,于是,二姐上山砍树,把省吃俭用的所有的钱拿来置办盖房子的材料,不懂的就问她舅舅……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一栋简易的土木结构的房子矗立在了山上,姐妹仨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一个17岁的女孩,要盖一栋房子,放在现在也许想想都奇迹!期间的苦也只有二姐自己知道!
20岁出头,在农村早已是谈婚论嫁的年纪,一个偶然的情况下,二姐遇见了熊哥(我的父亲),熊哥做点小本生意,当时也许算不上帅(那时的人们似乎并不特别注重一个外形),但是人特别实在。熊哥天天往二姐舅舅家跑,二姐的家人渐渐的都喜欢上了这位小伙子!对于穷追猛打的少年,二姐也丧失了免疫力,最终他们在一起了! 结婚的时候,熊哥家也是大家庭,并且熊哥的妈妈持家“仗义疏财”在村里是颇有名气的,因此便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连结婚用的许多东西都是借的。按照传统,男方婚礼办完,女方也要办,由于外婆已经改嫁到偏远的地方,二姐只好在自己家里筹备、操办自己的女方婚礼,送自己出嫁。现如今,年轻人筹办婚礼大多全靠父母,想想二姐,真的够自立自强!
从那之后,熊哥和二姐辛勤劳动,伴随着我的出生和成长,家里的日子慢慢变好了!二姐的弟弟、妹妹(我的三姨、舅舅)也早已为人父母,但是至今为止,二姐从没有抛下勤劳的习惯!我们一家人吃的米饭、青菜大多还是出自她和熊哥之手!
没有辛勤的劳动如何改变命运?没有泥土里的汗水如何改善生活?谨以此文,致谢母亲,也希望把她的励志故事分享给大家!
在这母亲节到临之际,溪东熊张杰祝愿天下所有母亲节日快乐,万事如意!祝愿所有读者和支持关注我的朋友天天开心!笑口常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