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么时候,我的潜意识里就存在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观,只有读书的人才是厉害的人、成功的人,不读书人即便挣了再多的钱也是矮人一等的。所以我对钱一点也不在乎,在工作上关注成长高于工资,在生活上花钱大手大脚,不够了就问父母去要。不止在钱的方面,也导致了注意力分配上的变化,在我内心煎熬或者被现实狠狠揉捏之后,都会自动拿起阿Q的精神安慰自己,一头扎在书籍中或者是自己的幻想中,以此来躲避现实。总而言之,一是我对赚钱的意识不够强烈,二是用读书的清高来掩盖钱少带来的生活窘迫。
在公司周度总结会议上,总经理谈起了入职国企后的薪资问题,大致的意思是说入职国企后,工资待遇很低,也就五六钱的样子,旁边的一个销售接话说:“一个月五千块钱的工资,怎么活啊!”我当时听到内心一惊,自己最近一直是五千块钱左右的工资,觉得日子还可以啊,他们似乎认为这是一个乞丐的收入。再联想到他们平日的工作状态,我所看到的是他们几乎是在办公室玩手机,用很少的时间出去见客户,却能拿销售收入的百分之二十,每个月的工资至少上万,有时候能够两万多,而我天天对着电脑,忙前忙后,干着乱七八糟的杂事一个月却只能拿到五千块钱。
为什么我这么鄙视的职业,收入水平却是我的好几倍呢?这就是现实啊!一个人命运的好坏是以这个人获取社会资源的多少来评价的,获取社会资源多的(金钱多)也就意味着这个人的命运是成功的。社会资源的获取是用价值来交换的,而价值是用结果来交换的。销售这个角色连接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用“信息不对称”和“信用不传递”,既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又为生产者带了生产机会,只是从中抽取一定份额的费用。从一定程度上讲“销售”就是一个“商人”,不创造价值,但是起着连接的作用,因此对于销售而言,“渠道资源”、“信息优先”、“信用传递”是至关重要的。
那我应该怎么做,才能提升单位时间的赚钱能力?一是立足“信息优先”,通过体系化地读书、政策学习、写作输出,磨练好负能能力;二是积累和建设渠道资源,慢慢搭建渠道网络,“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不只是一杯咖啡,也可以是一本书、一杯酒和一顿饭,心态要更加的开放,走出去多与各界人士打交道;三是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通过品牌的力量占领别人的心智,可以利用新的公众号的方式来宣传自己,撰写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包括小说故事、幽默段子、热点评价(论说人)开始有意识地积累个人的品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