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发展与多派性)
今天看完《发展心理学》的前两章,第一章绪论,首先了解一些词的概念、分类与关系,比如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种系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等等,有的词是第一次接触,如果不看书中解释,还不知道其意。第二节重点介绍发展心理学的变迁,从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全程发展的研究到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次次的变迁与发展。第三节重点介绍发展心理学的进展与展望,随着社会发展,生活的多样化与复杂化,发展心理学越来越重要,如书中所说:心理学要成为21世纪的带头学科。心理学是整个人类的大课题,还需要不断地研究,服务于人类。
第一章内容理论性较强,看着有点无味,但又是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心理学做铺垫。硬着头皮看完了,没有沉入思索着看,也只是作为了解性的过了一遍。
第二章重点介绍七位心理学家的研究心理学的观点与理论,比看着第一章感兴趣多了,虽然对每位心理学家的研究内容与观点介绍不多,但可以大概了解他们观点的区别,了解他们研究心理的侧重点。对着几位心理学家的初步了解,我更对维果茨基哥和皮亚杰的观点感兴趣,更贴近实际生活,更与我们教师职业相关,特别是维果茨基提出的三个问题:“”最近发展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学习的最佳期限”,值得我们教师去深入思考与研究。皮亚杰的与之相比,更接地气,也更具体,他的研究涉及到了人的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生与结构。皮亚杰对儿童的心理或思维发展分为了四个阶段,并且认为,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人的动作图式经过不断的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形成的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最令我油然而生敬意的当然是我国的心理学家朱智贤先生,看到有国人的名字,莫名其妙的感到欣慰,而且朱先生对心理学研究颇深,不但自己研究,还不忘国家,他多次提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问题,领导心理学方面的课题研究,克服很多困难,填补多项空白,还积极建设搞教育实验和教学实验。今天,中国心理学界出现“教育与发展观”,正是缘于朱智贤先生的理念。
总之,在开始看有点枯燥,甚至于有点模糊不清似的,看着看着慢慢沉浸其中,越发有兴趣,也能看懂了。也因此感悟到:读书不能着急,即使读着吃力,强迫着自己看下去,看着看着就懂了,似乎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也更理解郝院长强调的“啃读”方法了,越是经典的书,读起来越会有点难,这就需要读书时,静下来,沉下去,慢慢咀嚼、思考、回味,不知不觉就理解了,理解力也会逐渐增强提升。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说点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