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赶集

作者: 无限遐思 | 来源:发表于2017-08-15 06:16 被阅读25次

      农村的集,五天一次,这是什么时候规定的,无从考证。到集的日子,人们会带着自家种的蔬菜水果,养的动物,做的农具,生活用品,到集上去卖,再买回自己需要的。像一个易货市场,保持着原始功能,具有农村特点。是农民不可或缺的贸易集散地。  集很大,卖的东西很全,一般生活用品在这都能买到,小到针头线脑,大到电动三轮车,一应俱全。

      农民将集的日子牢记于心,头一天他们就做准备,将地里的蔬菜水果采摘好,拉回家,第二天早上拉倒集上去买。集的日子是热闹的也是欢快的,早晨赶集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有开着电动三轮车,上有猪羊,有的骑着自行车,后座右边挎着扁筐,筐里是刚摘下来的带着露珠的黄瓜,扁豆西红柿,骑车人挽着裤腿,脚上还带着新鲜的泥土,人们从四面八方陆陆续续赶来,路上熟人互相打着招呼:赶集去?答:赶集去!哈哈――,农村人勤劳乐观,笑容永远挂在脸上,见人先笑,不笑不说话。一路之上,人们欢声笑语,鸡鸣狗叫,浩浩荡荡,到了集上找到位置,将带来的东西摆好,等待人们挑选。

      集上卖东西的位置,划分明确,有菜市牲口市,食品市,服装市,肉市,菜市上买菜的一份挨着一份,各种时令水果蔬菜,摆满一条街,都是自家种的,新鲜便宜。牲口市在村边占一条街,牛羊鸡兔猪都有,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一只母羊两只小羊,要价一千五百,最后一千三成交,交钱牵羊。卖羊的钱又买了两只兔子。等养的下了小兔,再卖钱。剩下的钱,到别的市场买点需要的。到服装市买双鞋,称几斤肉,再买两斤韭菜,回家吃饺子。买点生花生现磨花生酱,别提多香了。工具市里的铁掀买一把。快到中午了,感觉有点饿,到食品街,称一斤油条,再来碗豆腐脑,坐在凉棚下慢慢吃,荞麦面的趴狗,两元一碗,放上醋蒜香油,找一个小凳子坐下,一碗不够再来一碗。食品街上卖香肠的铺子还卖火烧大饼,现吃的让他把肠子切碎夹在火烧。五元钱一碗的杂面饸饹用肉汤打卤,放上黄豆芽,再放上点切碎的韭菜叶,真是好吃不贵,经济实惠。

      上午九点人最多,交易达到高潮,人挨人,人挤人,人声鼎沸。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熟人亲戚朋友见面打招呼声混在一起,像合唱音乐会。非大声说话才能听得见,说话大声是农村人的特点,在集上人多得喊着说才能听到,在地里离得远也得喊,所以养成了习惯。这样说话,他们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甚至在家里扯着嗓子喊孩子,半个村庄都能听见。在农村适合他们的就是最好的。

      中午太阳正南,天气也热了起来,人们卖买的差不多了,带着采买的东西或骑车,或开车,开始往家赶,看到没有车的就捎一程,赶集是农民的一件大事,家里使得用的几乎都来自集上,是商场替代不了的。

     

相关文章

  • 在农村赶集

    农村的集,五天一次,这是什么时候规定的,无从考证。到集的日子,人们会带着自家种的蔬菜水果,养的动物,做的农具...

  • 我在农村赶集

    我在农村长大,小时候没有大型超市,家里需要的一应物事,全都需要集上去买。 最开心的就是父母带着去赶集,买些平时吃不...

  • 相片传奇

    看 看着 母女去赶集 在下炕 在农村

  • 山东农村赶集

    在山东青岛集市上,悠闲的时光里,面对淳朴的人民,还能感受到10年前的物价,看似凝固的岁月中升起一丝怅然,撩拨着心弦...

  • 农村赶集记

    我是一个来自北京的小学生,对于农村不是很了解,今年回到妈妈的老家过春节,初八这天我就来到史院集赶集,说到赶集,爸爸...

  • 去农村赶集

    疫情常态化后,街上的人和车也多了起来!摆摊卖年货的商贩也密集起来了,似乎能感觉到一点年味了! 可是还是少了许多小时...

  • 赶集

    最近地摊经济很火爆,也解决了很多人的经济问题,但是在农村我们大家称作“赶集”赶集是我国农村自古以来就有的习...

  • 童年赶集卖货,曾经热闹的乡村集市,还能走多远?

    农村集市冷冷清清,农民不需要赶集了吗?乡村集市还能坚持多久? 说起来集市的传统在中国源远流长,特别是农村人,赶集是...

  • 拥有几千年历史,曾经红火的农村大集为何会走向衰败?

    农村大集又叫赶集、市集,它是村民们定期定点进行商品交易的一种组织形式,赶集这件事在农村绝对算得上是最热闹的日子之一...

  • 淘宝洒金桥

    母亲喜欢赶集,在洛川农村时,走路到槐柏镇赶集;到延长油矿后,坐车去延长县赶集;如今住到省城了,腿脚也不好了,就盼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农村赶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xm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