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樟村切面是樟村人的传统食品 如今成了“网红”

樟村切面是樟村人的传统食品 如今成了“网红”

作者: 奋斗ing_4596 | 来源:发表于2019-01-08 16:53 被阅读0次

天气晴好之时,樟村的樟溪河边总晾晒着刚从蒸笼里蒸出来的切面。晒在竹盘上的切面泛着金黄,在阳光下散发着热气,于是空气中有了一股淡淡的清香。下面随常州美食餐饮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樟村切面是樟村人的传统食品,无论春夏秋冬一直慰藉着当地人的舌尖。过去,樟村人待客也用切面。

今年65岁的桂亚芬是地地道道的樟村人,她20岁左右就跟着父母学做切面,现在已成了制面的高手。桂亚芬说:“樟村有切面和长面两种。老底子生活条件差,村里人做面是件稀罕事。长面是长者做寿和妇女坐月子时的必备品,这也是樟村的传统习俗。切面一般在逢年过节或农忙时才做些。过去夏收夏种时,农时较紧,劳动力不足,谁家收割稻谷或插秧时,亲戚朋友都会不计报酬前来帮忙。主人家没啥好招待,就会提早煮好一锅带汤切面,再在切面里放些棉白糖,等帮忙的人收工回来,用一碗冷幽幽的切面来犒劳帮工,以表示感谢之意。”

后来,樟村做切面的农户慢慢多了起来,切面也成了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一道美食。但因制作切面艰辛,加之机器波纹面的出现,许多农户不再加工切面了,如今只有五六户人家还在坚守这一传统做法。

樟村的切面多是用手工制作而成,凡有阳光的日子,原生态的食材蒸熟后,都在太阳下晒干。切面经过两天与阳光对话,继而生发出别样的风味。

近年来,一拨又一拨的城里人来章水镇看山看水,游客回程时总会随手带上几盘切面。这种充满山野气息的食品经口口相传,一时成了网红。农户也从传统的食品加工中,获得了满满的幸福感。

以上是由常州美食餐饮小编为您提供有关美食类小知识,喜欢的朋友,多多关注我们吧。

相关文章

  • 樟村切面是樟村人的传统食品 如今成了“网红”

    天气晴好之时,樟村的樟溪河边总晾晒着刚从蒸笼里蒸出来的切面。晒在竹盘上的切面泛着金黄,在阳光下散发着热气,于是空气...

  • 连樟村

    我怀着兴奋的小心情起床啦,简单收拾了一下,撸个小妆容,扎了根青春有活力的马尾,再穿上一套舒适、简约的初秋装,出发了...

  • 村居

    樟塘村源老樟址 红钗头巾罩新髻 千家万户除尘日 银锄刮鼎奏吉时 村居.过年 zjw2020.01.18

  • 老皮:晃悠在上樟

    •晃悠在上樟 ——老 皮—— 深秋的某个午后,与网红MV《上樟之恋》的编导曾平顺、摄影师郑文智闲聊,不知不觉话题就...

  • 牛樟芝临床实验研究!来自Dr.klatz克拉兹博士发表

    牛樟芝是健康食品吗?牛樟芝确实是台湾卫服部规范内的健康食品,它属于一种保健食用菌,目前官方说法所具有的保健功效是解...

  • 借光(简牍865,摘自《樟树窝》)

    今天,老父亲真的成了樟下山大队石宕的“守望人”。 在他之前,樟下山是款款地长着大松树的长山岗,他在的岁月,樟下山乌...

  • 龙泉下樟村

    下樟古村耕白云 青山迎客叠翠松 竹林曲径知幽处 黄墙黑瓦觅仙踪

  • 下樟古村

    下樟村落史留芳, 绿树白云腹内藏。 古代先贤名气旺, 如今美景四方扬。

  • 樟塘村来客

    漏夜春雨漏春梦 他乡车马故园风 谁记小园枇杷绿 知是摘时刺桐红

  • 樟村板凳龙                   ——微电影

    主题:樟村舞板凳龙 中心思想:抓住樟村舞板凳龙制作精细、别具一格的绝妙之处,孩童民谣突显板凳龙的历史沉淀,晨雾晚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樟村切面是樟村人的传统食品 如今成了“网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db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