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的中年危机真的到来了吗?我该怎么度过中年危机?
当然,中年危机的问题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只不过是对于个别行业,或者个别岗位特别多。而我,正处于中年危机最集中的岗位上-程序员。说实话,所谓的中年危机,其实就是在35岁甚至30岁之后再次找工作,将面临的巨大挑战和风险。
30岁之前,即使能力有限,公司可能还看重你的潜力。而且就自身而言,压力没有那么大,因为一般还没有孩子,可能也没有房贷,生活家庭的压力没有那么大。即便工作很难找,即便一时失业了,也体会不到那种危机感。可是35岁之后,可能将面临着家庭,房贷,工作的三重压力,经不起一点生活的不确定性。一旦失业,一方面急需找到工作,一方面又很难找到工作。因为对于这类人的工作,年龄是很可怕的东西。比如程序员,很多公司招聘的门槛就是35岁。
我最近不断地想,自己的35岁马上就要来了,危机也要来了吗?我上知乎搜了这类问题,有很多很多的人再回答。后来我发现,大部分人感受到危机都是一瞬间的事,就是在35岁失业后再找工作的时候。可是等到那个时候,很多人已经来不及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为了生活,必须接受自己非常不愿意的工作,然后继续前行,这样终将面临更大的危机。
我庆幸自己毕业之后有机会进入一个刚刚起步又急速发展的领域,在这里面虽然能力有限,但是也确实享受到了领域发展带来的红利。但是,这个领域现在已经进入了平稳发展期,而我也即将步入35岁。我很清楚了知道,如果再次失业了,我几乎不可能再找到一个薪资也好,公司业务也好,与当前相匹配的公司。所以,我真的即将面临“中年危机”。
说实话,我体会到了这种危机感,但是我还没有想好该怎么度过。是继续在这个领域里深造,还是发展其他领域,走转行之路。如果转行,我又该走哪条路。
我最近认识了很多在各个领域都很有成绩的人,和他们沟通后会发现,我和这些人的最大差别有几点,一是他们不止在一个领域做得好,而我仅仅是个程序员,而且还是个不合格的程序员。二是他们的很多底层的思考方式是一致的,这让我越来越明白那句话,真正优秀的人都是有相同共性的,特别是思维能力方面。而对于那些面临“中年危机”的人来说,则恰恰相反。他们仅仅在乎自己工作上的一些事情,而忽略了能力的延展,每天做的事仅仅是工作上的安排,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而很少去思考为什么这样做,还能不能做的更好。
查理芒格也说过,人是有一些通用的底层思考和认知能力的。不管干什么,如果不会思考,都将无法把事情做好。所以,我现在觉得,与其纠结于将来要做什么,不如努力提升自己的底层能力,比如学习能力,思考能力,逻辑能力,沟通能力等等。只有自己能力提升了,才能知道自己的潜力在哪,才能更从容地去选择自己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