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课程结束时的总结总是让我又爱又恨,爱它带给自己的梳理,恨它又“虐”了自己一次。
先说说我为什么报名这次《视觉思维模型----春节集训》吧。
首先,在2019年8月份大连的生涯联盟大会上被雨鑫老师现场的视觉输出震撼到,因为时间原因一直没有机会参与到线下课程中,终于能在云课堂中相聚了。
(伏在案前专心致志人就是雨鑫老师啦)
其次,自己作为一名青少年生涯老师,希望课堂45分钟,给到孩子们的不止是生涯觉醒,自我认知的提升,生涯方法的掌握,更希望在授课上能有更好的方式给孩子们进行生涯呈现。
另外自己也在研究青少年生涯笔记,希望有一个契机能够借助模型的力量,把思维导图、视觉笔记、康奈尔笔记等方法打通。
所以,看到线上的春节集训就迫不及待的报名了。
再来说说我的收获吧。
因为没有上过线下课,所以在开营的第二天我还在恶补(真的是恶补)视觉人物、视觉物品各30天的打卡练习,终于勉强跟上了大部队的脚步。
在1月22日开营仪式里发布的动机图开启了正式的打卡,开启了对于鸿沟的跨越。
这次学习是对已有知识的升级。
在每个模型讲解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教练技术,看到学习圈模型,看到旧知识在新伙伴那里获得新生,还有很多很多……
这次学习是对新知识的掌握。
整个学习过程,可以用一次次的惊艳和震撼来形容。
惊艳于每个模型的神奇,可以有多种应用场景,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只要你敢想,就可以有无限种可能。
震撼于每个伙伴的分享,真的可以用碾压来表达。大家都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应用的场景,有的伙伴多个模型组合使用,震惊了眼球,有的伙伴模型+寥寥数字,道出了精髓所在。
每一次惊艳和每一次震撼都是一次次的收获。
我是后知后觉型,临近结束才嵌入进应用场景,但,神奇,由此开启。
关上电脑,现在去绘制我的结业作业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