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为何沦为互害型社会?

我们为何沦为互害型社会?

作者: 皮囊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2-26 13:40 被阅读0次

2013年4月,复旦直博研究生黄洋中毒身亡,凶手是室友林森浩。

十多年前,清华大学的朱令也中铊毒,官方至今未确定嫌疑人,但网上无数声音将矛头指向朱令的室友们,即可能是数人合谋下毒。

因朱令一事,铊成为中国人所熟知的毒物,但刚有消息传出,广东西部某地一硫酸厂放含铊污水入河,当地农民用河水灌溉农田,导致铊含量超标。铊对土地的污染很可怕,贵州兴仁县滥木厂的农民因此出现“鬼剃头”现象。

铊,音同“它”。现代中国之所以沦为互害型社会,关键就在于我们将其他人与物视为“它”,而不是和自己平等的存在。因为将其他事物都视为“它”,可以肆无忌惮地对待对方,而不必有任何愧疚。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孔子这句话,定义了国人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人,就是要对自己的亲人好,这就是仁,这样才是一个人。

孔子说,假若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好,是个孝子,他就可以对其他人好。这是个观点,而不是论证,要论证的话,太多方面可以驳倒它。

不过,在台湾学者孙隆基看来,这句话倒的确是对国人“自我”的定义。他说,中国人一个人待着的时候,是没有自我的,他的自我,至少在“二”人关系中才成立。并且,必须是“我”对另一个人好,这时,“自我”才在这个二人关系中形成。

这不是一个观点,而是一种事实。中国人去了其他国家,必须抱团,因为假若不抱团,独自一个人时,不仅仅是孤独,而是“自我”都不存在了,就像自己裸露而脆弱地呈现在一个陌生的世界。抱团不仅仅是为了实际利益,也是为了在团体中形成一个“自我”。

苛刻的精神分析学家认为,标准的精神分析在中国几乎不可能,因为精神分析的前提是,来访者要有一个个性化自我,但中国人只有集体性自我。集体性自我,先是构建于家庭,而后可以扩展到社会乃至国家与民族。集体主义者会说,这多好,一个人必须对集体有贡献。可这恰恰是互害型社会的基础。

现代中国为何成为互害型社会?这取决于中国人的集体性自我能扩散到多大范围。新中国成立初,是亿万众一心,几亿中国人共享一个集体自我——“我们”的新中国,道德水平可达理想状态。但现在,所有大规模集体性自我均已破碎,每个人的自我都回归自身或所属的小集体,且在小集体内,也是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这是第一个关键。

第二个关键是,只有个体性自我,才能培养出真正的良知,而陷入集体性自我的人,会缺乏共情能力,即缺乏真正的同情心。对于自己所属的集体自我范畴内的人,自己要做好人。但对于非我族类,则觉得其心必异,于是以蛮夷等词汇形容,并将其视为非人,觉得怎么对待都不过分。譬如,排队时,对于熟人非常谦让,但若是陌生人,则哪怕只有两个人也要争抢。因熟人与自己构成了一个小型的集体性自我,或两个人隶属于一个共同的集体性自我,而陌生人不是。

原来一直不能理解,为何上公交、进出电梯,一定要挤。看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后才明白,这种情形下,我们都将彼此视为非我,又因缺乏共情,非我就直接降成非人,可毫不理会对方感受。

不理会对方感受,也是因为自己没有心,甚至对自己的感受也缺乏觉知和尊重。因为没有心,中国人多像是橡皮人,必须找一个集体之心统一他们,让他们都归属于一个集体自我,这样才能让社会安定。

所以,大一统哲学在中国,有合理之处。

然而其矛盾是,集体之心的存在以镇止个人之心为代价。它虽然让社会保持相对稳定,但对于个人之心的发声,总是给予限制与打压,甚至是消灭。个性在中国历史上很少被视为优点,原因即在于此。

结果是,因为这种氛围,有个体性自我的个体极少出现,再有智慧与良知的文人,在发声时,也总是将自己视为社会一分子。即便是归隐了,也总想着皇帝——集体性自我的代表——能给自己一个安身立命的机会,好让自己归巢于集体性自我。

并且,发明集体之心者,自己也有私心,最后成为,集体之心是用来统一中下层民众的,而高层则知,这是一种愚弄。但即便在高层,最初也得构成一个集体自我,否则没战斗力。新中国之所以能成立,就是因为那一代领导人发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而不遗余力地去做这件事,也果真将天下人之心基本统一到一起。这种统一,有策略成分在,但也的确有理想主义的色彩在,所以很多年长一辈,对那种万众一心的感觉,非常留恋。

中国历史轮回,即集体自我不断构建与破碎。集体自我得以构建时,会爆发出强大的能量,大家都觉得,“我们”是一起的,一条心。集体自我彻底破碎时,如魔鬼一般的个体自我就会呈现,互害程度会达到顶峰。那时,每个人只顾自己的小自我,而对别人彻底无情。只有“我”,其他一切均为“非我”,都不值得同情和尊重。

解决这一问题的老办法,是稳定,是继续构建镇止个人之心的集体之心,但这样只会制造新的轮回。并且,大势已形成,再怎么努力,都无法避免老的集体之心破碎了。

真正能解决目前问题,并能切断中国历史的可怕轮回的,是法治与自由。法治提供了真规则,而自由允许个性自我涌现。法治,而不是权力,才是对付互害型社会的唯一有效武器,而更重要的是,良知,只能出自个人之心。—武志红

相关文章

  • 我们为何沦为互害型社会?

    2013年4月,复旦直博研究生黄洋中毒身亡,凶手是室友林森浩。 十多年前,清华大学的朱令也中铊毒,官方至今未确定嫌...

  • 我们为何沦为互害型社会?(武志红)

    2013年4月,复旦直博研究生黄洋中毒身亡,凶手是室友林森浩。 十多年前,清华大学的朱令也中铊毒,官方至今未确定嫌...

  • 2018-05-07

    今天的中国社会不是开放包容的社会,而是互踩互害,你死我活的社会,所以一字之错也成焦点!

  • 互害

    人心以亡,人人互害

  • “小鬼难缠”与“互害社会”

    (提示:此文写作于2019年3月13日,今天发表,旨在希望网友对奇怪的社会现象加以重视。) 《@人民日报》刊发一篇...

  • 己亥年杂感

    在这个普遍大力构建互害型社会里,自私自利盛行,辛辛苦苦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付出成了一种自私自利者大快朵颐的利益瓜分。...

  • 09-06 练费的右手和猫的告别

    互害型社会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孔子这句话,定义了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人,就是要对自己的亲人好,这就是一个仁,这样才是...

  • 互害原理

    【同读一本书】2016-03-16-022 《影响力》 【原文】:6.0% 互惠原理以及与之形影不离的责任感给人印...

  • 互害社会——历史中的告密传统

    说起特务、密探、告密,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明朝的东西厂、锦衣卫,这没错,因为明朝是公然设立特务组织的王朝。但中国历史...

  • 亲戚互害,熟人社会的无解矛盾

    最近我觉得原本应该最为互助的亲戚却如此勇于互害,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之间产生的冲突。 按照15...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为何沦为互害型社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mo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