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是我生日,之前的二十次生日我或多或少都收到了礼物,可是所有的加起来都比不上这次。我很荣幸在今天下午听了来自北大教授岳庆平老师的讲座,他给我带来了一份人生中的大礼。
岳老师今天的讲座内容是:“从国学到人生理想。”开门见山就讲国学,从道门经义讲到儒门哲学,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理想”。
儒家有云:修、齐、治、平。修乃修身养性,齐为齐家安平,治就是治理国家,平使天下太平,这是君子之道。在古人眼里“君子”应该就是他们的最高梦想。放到今天,我摒弃了虚无伪善的君子面具,把梦想缩小到个人,缩小到自己,缩小成了我的梦想。
2.说到我的梦想,我在很多地方说过。在初中那个有些暗的小教室里说过,我说我想成为作家,同学和老师都鼓了掌;在高中那个还算明朗的多媒体教室说过,我说我想成为作者,一部分同学和老师鼓了掌;在大学这个又大又亮还有空调的专门用来迎接贵宾的脚下有红地毯的报告厅里,我说我想成为一个创作者,一部分人在我未说完时鼓了掌,一部分人惊叹,一部分人嘘声,还有一人要求我交出话筒。幸好岳老让我继续说完。
我说:“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作家,但是我是个思而不学的人,我最近还因为我应该是否追求梦想而抑郁着,有时怀疑自己天分不足,有时又觉得自己努力和积累不够。但是现实的家庭情况容不得我细细咀嚼现实和梦想的区别,有人说现实是苦的,梦想是甜的,可是我现在最应该和必须做的是养活自己以及家人。我是个身无长处,自认为写作是唯一值得表现的东西,早在十五岁的时候我就想写网文赚钱,而后养家糊口。今天我都二十一岁了,我想我是否应该继续我所谓坚持的梦想。”
岳庆平教授:“很好,你说你思而不学,其实有时候可以先思再学,想好了道路未必不能有更好方法,所以继续坚持你走的道路。”
简单平常的回答,可是我好像被戳中了命穴,就好像传说中武林高手突然间因为一件事物或者一句话而悟了一般。
在我的脑海里炸出了一声巨响,这一炸好像炸开了一扇门,门中的世界就是我向往已久的世界。“学而不思,思而不学,先学后思,先思再学……”莫名的话语在我脑海里闪现,这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绪与状态。
最后我总结出了四个字一一对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技 齐——艺 治——感 平——悟。
前面的是君子之道,而后者则是我追求梦想,也就是研习写作的道路。
技:学习掌握娴熟的语言文字应用,而且还要让文章有吸引人的魅力,有商业价值,有可读感。技可使我养家糊口,修善自身的基础。做一个如辰东那样的人。
艺:是在技的前提下,有自己的文思能与有名作家平齐。艺,能使我进入学术圈子畅所欲言。做一个如韩寒那样的人。
感:是在艺的基础上,看透浮名,在满足自身所需的情况下不在驱名逐利,从而明了人性欲念,做一个像鲁迅那样的人。
悟:在前三者的基础上,以文载道。
四个境界,平地而起,有上有下,是我的领悟。我曾迷惘,现在道路已明,照着去就好。
我是追求梦想的追梦人,尽管身边有唏嘘与笑声,可是人家才不理那些“笑梦人”呢╭(╯3╰)╮
他们笑我追梦,盖因自己心中空无吧!










网友评论
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艺术,我们的音乐,我们的语言,我们的审美观,我们的普世价值,我们的信仰,我们的哲学观念,甚至包括我自己都是个长着亚洲人面孔的西方人。
不知何时起我开始厌恶英语,最初的理由是我懒,我觉得英语难学,我觉得我学习英语用处不大,遂有了一系列《凭什么学英语,请给我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理由》的文章。事实上,我的思想已然走在了叛逆的路上,是从身体本源处散发出对英语厌弃直到对西方文化影响到东方文化的悲哀。
我走在了叛逆的路上,却在思考着我的叛逆,我不是愤青,也不是反对,我只是在想,中国文化在接受到西方文化冲击后是否能蜕变升华变成更加富有活力的文明。
我走在叛逆的路上,路边有墨鸦和狗尾巴草的嘲笑,我欣然接受着一切。我不再那么渴望成功,我不再那么渴望变成别人眼中期望的样子。
有些时候灵魂独行才是最真实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