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
ADD1(IN1:=INS1,IN2:=INS2,ADDOUT=>OUT,SUBDOUT=>); 中的 => 代表什么含义
编程
=>
在您提供的代码片段中,`=>` 符号用于指定函数调用中的输出参数。这在某些编程语言中,特别是工业控制编程语言如Structured Text (ST) 中,用来明确指出哪些参数是输出参数。
让我们详细解析一下这个函数调用:
```pascal
ADD1(IN1:=INS1, IN2:=INS2, ADDOUT=>OUT, SUBDOUT=>);
```
- `ADD1` 是函数的名称。
- `IN1` 和 `IN2` 是输入参数,分别被赋值为 `INS1` 和 `INS2`。
- `ADDOUT` 和 `SUBDOUT` 是输出参数,其中 `ADDOUT` 的结果将被赋值给变量 `OUT`。
- `SUBDOUT` 后面没有指定变量,表示这个输出参数被忽略或不使用。
具体来说:
- `IN1:=INS1` 表示将 `INS1` 的值传递给 `ADD1` 函数的 `IN1` 参数。
- `IN2:=INS2` 表示将 `INS2` 的值传递给 `ADD1` 函数的 `IN2` 参数。
- `ADDOUT=>OUT` 表示 `ADD1` 函数的 `ADDOUT` 输出参数的结果将被赋值给变量 `OUT`。
- `SUBDOUT=>` 表示 `ADD1` 函数的 `SUBDOUT` 输出参数的结果被忽略,不会赋值给任何变量。
这是一个典型的函数调用方式,用于明确区分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维护性。
例如,假设 `ADD1` 函数的定义如下:
```pascal
FUNCTION ADD1 : DINT
VAR_INPUT
IN1 : DINT;
IN2 : DINT;
END_VAR
VAR_OUTPUT
ADDOUT : DINT;
SUBDOUT : DINT;
END_VAR
ADDOUT := IN1 + IN2;
SUBDOUT := IN1 - IN2;
END_FUNCTION
```
在这个函数中:
- `IN1` 和 `IN2` 是输入参数。
- `ADDOUT` 和 `SUBDOUT` 是输出参数,分别返回 `IN1 + IN2` 和 `IN1 - IN2` 的结果。
当您调用 `ADD1` 函数时:
```pascal
VAR
INS1 : DINT := 100;
INS2 : DINT := 50;
OUT : DINT;
END_VAR
ADD1(IN1:=INS1, IN2:=INS2, ADDOUT=>OUT, SUBDOUT=>);
// 调用后,OUT 将被赋值为 150
```
在这个例子中,`OUT` 将被赋值为 `150`,而 `SUBDOUT` 的结果被忽略。
0.
《反斗星》
谭咏麟 《爱的根源》 《雾之恋》 《爱情陷阱》
//2s 通 1s 断
t1(IN:=m0 AND NOT T2.Q,PT:=T#1S,Q=>,ET=>ET1);
t2(IN:=t1.Q,PT:=T#1S,Q=>,ET=>ET2);
分析 的 情况;
您提供的代码段描述了一个定时器逻辑,用于实现一个2秒导通(ON)和1秒断开(OFF)的循环。这里使用了两个定时器 `T1` 和 `T2` 来实现这个功能。让我们详细解析一下这段代码,并确保其正确性。
### 代码解析
1. **定时器 T1**:
```pascal
t1(IN:=m0 AND NOT T2.Q, PT:=T#1S, Q=>, ET=>ET1);
```
- `IN`:输入信号,当 `m0` 为 `TRUE` 且 `T2.Q` 为 `FALSE` 时,定时器 `T1` 开始计时。
- `PT`:预设时间,设置为1秒 (`T#1S`)。
- `Q`:输出信号,当定时器计时结束时变为 `TRUE`。
- `ET`:剩余时间,计时过程中会显示剩余时间,计时结束后为0。
2. **定时器 T2**:
```pascal
t2(IN:=t1.Q, PT:=T#1S, Q=>, ET=>ET2);
```
- `IN`:输入信号,当 `T1.Q` 为 `TRUE` 时,定时器 `T2` 开始计时。
- `PT`:预设时间,设置为1秒 (`T#1S`)。
- `Q`:输出信号,当定时器计时结束时变为 `TRUE`。
- `ET`:剩余时间,计时过程中会显示剩余时间,计时结束后为0。
### 逻辑分析
1. **初始状态**:
- 假设 `m0` 为 `TRUE`,`T2.Q` 为 `FALSE`。
- `T1` 的输入 `IN` 为 `TRUE`,开始计时1秒。
2. **T1 计时结束**:
- 1秒后,`T1.Q` 变为 `TRUE`。
- `T2` 的输入 `IN` 为 `TRUE`,开始计时1秒。
3. **T2 计时结束**:
- 1秒后,`T2.Q` 变为 `TRUE`。
- `T1` 的输入 `IN` 变为 `FALSE`(因为 `NOT T2.Q` 为 `FALSE`),`T1` 停止计时,`T1.Q` 变为 `FALSE`。
4. **T2 保持1秒**:
- `T2` 继续保持 `TRUE` 状态1秒。
5. **T2 计时结束**:
- 1秒后,`T2.Q` 变为 `FALSE`。
- `T1` 的输入 `IN` 变为 `TRUE`,`T1` 再次开始计时1秒。
### 完整代码
为了确保代码的完整性和可读性,以下是完整的代码示例:
```pascal
VAR
m0 : BOOL := TRUE; // 假设 m0 为 TRUE
ET1 : TIME;
ET2 : TIME;
T1 : TON;
T2 : TON;
END_VAR
T1(IN:=m0 AND NOT T2.Q, PT:=T#1S, Q=>, ET=>ET1);
T2(IN:=T1.Q, PT:=T#1S, Q=>, ET=>ET2);
```
### 注意事项
1. **初始化**:
- 确保 `m0` 的初始状态为 `TRUE`,以便定时器逻辑能够正常启动。
- 如果 `m0` 为 `FALSE`,则整个逻辑将不会启动。
2. **输出信号**:
- 如果你需要使用 `T1.Q` 或 `T2.Q` 的输出信号,可以在 `Q=>` 后面指定一个变量来接收这些信号。
3. **调试**:
- 使用 CODESYS 的监视窗口来观察 `T1.Q` 和 `T2.Q` 的状态变化,确保逻辑按预期工作。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实现一个2秒导通(ON)和1秒断开(OFF)的循环逻辑。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诉我!
如果想完整的搞法:
2.
192.168.0.250
192.168.0.89 以太网的 ip
3.
3.
4.
0
dennglu登录到
启动
再 刚才的 再来一遍
02
要想 掉电 后不丢失 :
需要 创建启动应用
再次 上电 就会 自动 启动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