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王一博的忠粉,在粉的过程中,我看到这样一小段视频:是导演在给肖战和王一博说戏的花絮,其中有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时隔16年之后,蓝忘机再次遇到魏无羡之后,对其要有宠溺之心,容忍其可以喝酒等不符合家规的行为,这一下子让我穿透了演员在表演时的那个状态。

曾经有一位大咖演员说过演员是一项砸骨卖血的职业。我信,因为只有真正的处于当下的那种心绪下,才能表现出感人至深的艺术感染力,例如撕心裂肺的情绪,想必是极其耗尽人的心血,需要动用全身心的力气和情感,演戏演绎的就是人性。艺术是人心的向外的呈现,任何理性的安排与打算,以及人心以外的信息被融入表演中,我想,这样的艺术塑造是无法打动人心的,是虚假的。
这不禁让我想到在每一个家庭中,每个家庭都有孩子成长的脚本,也许剧情各不相同,但我想最终在结束时都是期待圆满的,而主角就是父母们,孩子是与之配戏的配角。当主角所发出的表演是充满嫌弃的、鄙视的,负能量的表演,又如何要求配角们能发出善意的表演呢?如何能将对手戏演的自然而和谐呢?纵然有再著名的大导演使出浑身数解,又如何能将一幕幕戏最终推向美满的结局?人生如戏,有了好的剧本、好的导演,想要演出家庭喜剧,为人父母的每一份子不就是大戏的缔造者吗?
近日看了纪录片“舞者”,讲述乌克兰芭蕾舞天才谢尔盖·普诺宁,19岁就成为了历史上最年轻的英国皇家芭蕾舞团首席舞者,被称为“纽瑞耶夫再世”,但仅过两年后突然宣布从皇家芭蕾舞团辞职。这一消息震惊世界,此后关于他的各种传言满天飞。这部片子纪录了芭蕾王子成名前的故事,在让大家领略他的舞蹈魅力的同时,让大家知道很多难得一见的幕后故事。
流着泪看完了这部片子,不禁万分感慨:普诺宁把全家的团聚的幸福和自己的热爱的芭蕾舞捆绑一起,本可以在绽现天赋之路上发出耀眼的光芒,收获鲜花与掌声以及对芭蕾舞热爱的喜悦,但却背负了不该承受的重负,没有父母的爱支撑,无论最初的羽翼是多么的丰满和漂亮,纵然天赋异禀、纵然声誉鹊起、纵然能演绎出震撼人心的完美艺术,然而我感受的却是当天才名扬天下时,无法抑制地奔向自毁,天使在堕落与挣扎中痛苦地煎熬。
为人父母,我们希望孩子成长的人生剧目是穿着华服、在璀璨的灯光下演绎着悲伤的故事,还是布衣蔬食简单演绎合家欢乐的喜剧?
衷心祝福天下所有的家庭都无论序幕是怎样拉开的、发生了怎样的悲欢离合,但是当我们从父母这个角色上谢幕时,不要留下落幕后的一声叹息。
写下这段文字时,依然难过不已,泪流满面,但这正是我当下的心情记录,假如这篇文章能够唤起父母们内心的小小涟漪,欢迎大家到天梦的时间来坐坐,我将和大家共叙育儿心情。
文后附上“舞者”的视频链接:https://m.bilibili.com/bangumi/play/ep12014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