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宣言应该是指我们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个人的愿景和使命是什么?需要梳理^^
很多人梳理了很久都没梳理出来,想干的事情有点多,像我就是这样。没有使命宣言的结果就容易得过且过,因为不知道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好处也是有的,就会觉得未来还是有无限可能,而且觉得自己即使现在没干,过两年肯定会干,但是多数情况之下,我们以为自己两年之后会干,结果就是没干,因为两年之后又会有新的借口出现,怎么破?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克服懒惰吗?
分享一下我的个人经验,一般来讲,如果我开始懒惰的时候,那就会懒惰很久的时间,所以我是觉得懒惰这条路是没有尽头的,越懒就会越想懒。
相反,勤奋也是一样的,如果总是逼迫着自己勤奋,慢慢的就会越来越勤奋,越来越能够约束自己。
这是两条完全相反的道路,真的需要好好的选择。
从忍受到享受,是一个养成习惯的过程,到能够真正享受健身的时候,习惯就已经养成了。好习惯养成初期,其实就是一个走出舒适区的过程,成长=痛苦+反思=时间x能量。
坚持一件事情超过两年,就会度过这一段痛苦期,养成终生的习惯。
习惯分大小,对一些需要时间比较长,与自己平时行为完全相反的习惯养成是需要很长时间的,21天,很多人还没有走出忍受期,如果再坚持坚持,就有可能到接受期了,但是一旦掉以轻心又会回到原点,两年时间将将好从接受期到享受期。
不能坚持下去,可以要想办法觉察一下自己的心理,你可能会有这样的心理:我已经很累了,我为什么要亏待自己?于是把健身=亏待自己,而且还潜意识认为健身是消耗能量的,其实健身是提升能量的。
我们要想一想,如果不健身是什么后果?十年以后身体变形,20年以后,疾病缠身......
多数时候,我们都要想到我们是要满足眼下的欲望,还是要着眼于长期的目标。
我们每天都只想着满足自己眼下的欲望,我们就跟我们养着的小宠物没有什么区别,狗狗只要每天做有趣和简单的事情就可以很成功的过一生。但是,作为人类这一点是行不通的,我们总会面临很多挑战,所以我们随时要锻炼自己的能力去应对这些挑战。
当然,中间肯定会有反复的,我以前在出现反复的时候就会对自己很失望,然后拖罐子破摔,现在我意识到有反复是正常的,在出现反复的时候,立马激励再重新出发,断断续续的过程当中,也能养成好的习惯。
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只要事情是正确的,再大的阻力也要坚持下去, 在坚持的过程当中享受健身的快乐,慢慢的就不需要再消耗意志力了。
在反复期的时候一般是在没有看到效果的时候, 我经常会觉得这个事儿没什么用,所以我就放弃了......,但是我们其实可以逆向思维一下,是真的没用吗?还是因为我们做的方法不对?相信它有用,并且持续的改善自己的方法,我们所做的事情就终究会有用。相信相信的力量。
我在养成一个每天读一小时英文的习惯,但是中间也时有反复,健身的习惯现在也是隔三差五的做。
所以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可以以周为单位?而不是以天为大单位?以周为单位好像更灵活一些,这一点好像是七个习惯的第三个要点《要事优先》里面提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