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断魂
01.
绢生仍然清晰地记得,故乡总是下雨。
几乎每一天的天空,都是灰蒙蒙的,雨水则密密麻麻地落下,惊醒哀怨的尘埃。绢生一直都在想,下雨的时候,故乡是一片茂密的森林。
父亲,无论天气如何,都必须风雨无阻地下田耕作。因为妻子常年卧病在床,女儿年幼无知,一大笔的医药费和教育费,他为了撑起这个家,别无他法,只有不停地劳作。而故乡的雨,好像是不会停的,如果他一遇雨天就休息,那么,整家人早就一起去见阎王爷了。
故乡又是在山区,交通极不方便,所以很少有人外出打工。要么,出不去;要么,出去后便再也回不来了。
尽管家中贫寒,但每每有好菜的时候,母亲都会把它全部夹到父亲的碗里,她说:“你每天都辛苦劳动,多吃些。”父亲则原封不动地把碗中的菜分别夹到母亲和绢生的碗里,他说:“你们多吃些罢,我没事。”
母亲常常流着泪对绢生说:“绢生,你父亲没用,不能大富大贵,但是不要怨恨他,他是个好人。”
绢生迷迷糊糊地答应了。
又一天,倾盆大雨,雨太密了,周围仿佛只有白气弥漫,空无一物。父亲仍然像往常一样,帮母亲熬好中药之后,笑眯眯地抱一抱绢生,就撑着一把破旧不堪的伞,走了。绢生静静地看着父亲消失在雨中,感觉要发生些什么。母亲躺在床上,眼睛好像一片荒地,凄凉生寒。
七天七夜之后,雨依旧未停,父亲也没有回来。
02.
父亲去世的那年,绢生十二岁。
那七天七夜里,家中仿佛有一个看不见的恶鬼,无时无刻不在揪着她和母亲的心。她们焦虑,却没有办法,因为雨太大,无法与任何人取得联系。母亲一天就吃小半碗稀饭,睡不着,眼球布满血丝,好像里面住了一只蜘蛛,织出红色的网。绢生与母亲坐在床上,默默无语。
第八天,雨终于停了。很罕见的,艳阳高照。草木葳蕤,挂着晶莹的水珠,这是伤心的泪水。有的村民气喘吁吁地冲到绢生家,说:“田梗旁有一具尸体,已经被水浸坏了。”
母亲拉着绢生急忙随他们跑到田梗。是他?是他!母亲大哭一声,晕了过去。绢生被村里的阿姨们拉着,她面无表情地看着死去的父亲和晕过去的母亲,一声不吭。她听见阿姨们用幽长的声音说:“造孽啊…………”
绢生的心里第一次有了死亡的概念。
03.
父亲出丧的那天,极其晴朗。
母亲面容愈发憔悴,眼睛也因为流泪过多而肿大。绢生一直低着头,叩首,上香,哭灵……她都平静而自然,以致于村里的妇女都说,这个小囡挺强硬啊!甚至有的人认为父亲生前定是虐待了她,否则她怎么可能连眼泪都没有落一滴。
绢生在葬礼结束之后问母亲:“爸爸是不是再也回不来了?”
母亲摸摸她的头,强颜欢笑,说:“绢生,别怕。我们俩会好好活下去的。”
母亲并没有回答她的问题。此时已经是黄昏了,金黄色的天际犹如父亲的脸,满是光辉。绢生离开母亲,走到外面,坐在家门前的台阶上。台阶很潮湿,凉气好像游动的蛇,不由分说地钻进她的身体里。
金黄色渐渐散去,天空变得昏暗起来,星星点点的云朵也隐匿在即将来临的黑暗之中。绢生的眼角被强忍的泪水憋得通红,仿佛一触,便会流出鲜红的血。绢生突然意识到应该去做晚饭了,母亲太伤心了,也太虚弱了,不能再让她操劳。绢生正准备站起来,母亲便冲了过来,险些把绢生撞倒。母亲的脸如同一潭死水,惊不起涟漪。
绢生说:“妈妈,你要去干什么?”
母亲呆若木鸡,说:“啊?哦,哦,我还有点事要出去一会儿,你自己待在家。”
绢生应了一声,便打算进屋,母亲忽然一把拉住她的手,说:“绢生,好好活!”
她愣了一愣,母亲却早已消失在暮色之中了。绢生的心里猛地有不好的预感。她想去把母亲找回来,但她感到头迷迷糊糊的,两脚一软,倒下了。
…………
醒来的时候,绢生发现自己躺在床上,许多村民都围着她,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同情和怜悯。她问:“我妈妈呢?”所有人都不言不语。她又问,这一次她提高了声量:“我妈妈呢?”很长时间的沉默之后,有一个年迈的老婆婆对她说:“小囡,你别管那么多,你先休息一会儿,你都累得晕倒了…………”
绢生后来才知道,母亲那天晚上投河自尽了。
雨又开始下了。
04.
绢生的父亲和母亲都是下放的知青,他们都是有知识的人。绢生知道他们的故事。
母亲出生于地主的家庭,小时候衣食无忧,琴棋书画也样样精通,还被亲戚朋友称为“才女”“淑女”。但这样的日子并不久,后来就文化大革命了,她的父亲和祖父都被批斗致死,她的母亲也受不了白眼,投井自尽了。仅仅一夜之间,家破人亡。母亲被下放到这个偏僻的村庄里,日日夜夜地劳动,母亲满肚子的才情,就这样被莫名其妙地泯灭了。
父亲比母亲早到这里。他的父亲是著名的学者,母亲也是才华横溢的闺秀。但是,所有的一切在灾难面前,都是梦幻泡影。文化大革命一发动,他的家就支离破碎了。他被迫来到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村庄里,遇到了绢生的母亲。其实,他们之间没有所谓的爱情,只是平日里互帮互助,一来二往,干脆就凑合着过日子了。
但是那时,并不允许知青们之间恋爱。绢生的母亲很漂亮,一对柳叶眉,一双水晶眼,笑起来时,脸颊就好像开满了绯红的桃花。村里一个有权有势的干部早早就看上她了,后来听到有人告发说她和绢生的父亲在一起了,他就诬蔑绢生的父亲不好好劳动,不把毛主席放在眼里,把他关了起来。朝骂暮打,时间好像已经凝固成冰,不再流动。
母亲对那个村干部说:“你想干什么?”
村干部说:“你自己心里明白。”
母亲哭了,说:“你会不得好死的!”
村干部凶狠地说:“那也是他先死!”
“那要怎样你才能放过他。”母亲抽泣着说。村干部见母亲松了口,就满脸猥琐地笑着,满口黄牙,他一边解开上衣的扣子,一边说:“你跟我睡一次我就放了你,怎么样?”
母亲朝他脸上吐了一口口水,“禽兽不如!”她吼道,“你真的会放了他吗?”
村干部迫不可耐地说:“真的!”
母亲满脸罪恶地躺在了村干部的床上,村干部如同饿狼扑食一样冲了上去…………
窗外,阴雨霏霏。
…………
第二天,村干部磨磨唧唧地把绢生的父亲放了出来。绢生的父亲知道了妻子为他所做的一切,骂道:“他真不是人!”之后,他用一生的爱去补偿她,母亲的病,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到了知青返城的时候,他们本来以为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谁知在出发的头一天夜晚,狂风骤雨,发生了山体崩塌,整个村庄,人进不来,也出不去。
原来世间的生活,并不都是苦尽甘来。有的时候,一生都是苦,我们能做的,不过是苦中作乐罢了。
05.
绢生十二岁那年,成为了孤儿。
她想死。但是她向母亲承诺过她要好好地活下去。村庄里没有村民有能力可以收养她,绢生也没有任何亲戚。她用母亲留下的一千元钱,为母亲办了葬礼,隆重而严穆。村长曾严肃地问她:“绢生,你对今后的生活有什么打算?”
绢生说:“我想要离开这个村庄。”
村长若有所思地沉下了头,说:“你还太小,根本没有办法…………”
绢生说:“我在为我自己而活。”
村长便不再作声。绢生回到家里,把她所需要的东西装进一个包裹里,带上仅剩的一百元钱。然后,她把门锁好,挨家挨户地表示谢意,许多人都哭了,说:“这只是一个孩子呀!”
绢生说:“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我已经打算离开这里。”
村民们说:“小心一点,路很难走。”然后,他们把一大袋食物塞到绢生手里,说:“带着路上吃。你父母可都是好人呐…………”
远方雷鸣隐隐,绢生嗅到了雨水的清凉气息。
06.
森林密布,山崖陡峭,常常有山鹰的雄鸣在谷崖间久久回荡,令人毛骨悚然。一路坑坑洼洼,乱石遍地,踏在上面,整个人都晃荡不安。村民们把出去的路线告诉了绢生,至于是否能成功出去,就要看绢生的了。
绢生走了三天三夜。风餐露宿,绢生第一次感觉到了生命的坎坷。现在绢生要面对的,最后的断崖。这是山体崩塌形成的一处褶皱,只要经过了这处断崖,就可以到达一望无垠的平原,在此不久之后,就能抵达县城了——这是几个少有的出入过的人说的。
绢生往下看,只见岚烟缠绕,便知深不可测。绢生别无他法,只有从这边爬到谷底,再从谷底爬到那一边。陡崖乱石凹凸不平,而且这些泥石松软不易攀爬。绢生缓缓地向下探着,像只乌龟一样匍匐在山崖间,时不时有毒蛇穿过其间,绢生含泪坚持,她说过的,她要好好活下去的。
“啊——”
绢生摔了下来,她的眼中有雨的影子。雨欲断魂,原来这一切不过是一个梦。
终
2018.08.06
雨断魂
谨以此 献给所有的梦中人
☞本文为萧瑶夕原创作品。
☞本文为小说作品。
【萧瑶夕其它小说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