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资治通鉴》D349:人的一生,就像朝露一样短暂,你又何必长久地

《资治通鉴》D349:人的一生,就像朝露一样短暂,你又何必长久地

作者: 拉闲散闷轻煮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25-05-10 07:32 被阅读0次

我是拉闲散闷轻煮生活,我开始读《资治通鉴》啦。《资治通鉴》描述了自战国到后周,前后1362年的历史,这部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的记录,更是一部智慧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治国理念、人生哲理和权谋智慧,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细细品味。我想将我的读书笔记与大家分享,一同围观我的读书之旅。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

D-349《资治通鉴》读书笔记-第二十三卷-05

人格分野

当初,苏武被匈奴放逐到北海(今俄罗斯联邦贝加尔湖)边以后,得不到粮食供应。便挖掘野鼠,吃鼠洞中的草籽。

苏武手持汉朝的符节牧羊,无论睡卧还是起身都带着它,以致节杖上的毛缨全部脱落。苏武在汉朝时,与李陵同为侍中。李陵投降匈奴后,不敢求见苏武。

过了很长时间,单于派李陵来到北海边,为苏武摆下酒宴,并以乐队助兴。李陵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与你一向情谊深厚,所以派我来劝你。单于愿意对你虚心相待。

你终究不能再回汉朝,自己白白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的信义节操,又有谁看到呢!你的两个兄弟,已经因罪自杀;你母亲也不幸去世;你的夫人年轻,听说已改嫁。

只剩下两个妹妹、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如今又过了十来年,是否还在人世,不得而知。人的一生,就像朝露一样短暂,你又何必长久地如此自苦【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我刚投降匈奴时,精神恍惚,像要发疯,恨自己辜负汉朝,还连累老母下狱。你不愿归降匈奴的心理,怎么会超过我!

况且皇上年事已高,法令变化无常,大臣无罪而被抄杀满门的达数十家。安危不可知,你还为谁这样做呢!”

苏武说:“我父子本无才德功绩,全靠皇上栽培,才得以身居高位,与列侯、将军并列。而且我们兄弟得以亲近皇上,所以我常常希望能够肝脑涂地,报答皇上的大恩。

如今得以杀身报效皇上,即使斧钺加身,汤锅烹煮,我也心甘情愿!为臣侍奉君王,就如儿子侍奉父亲一般,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遗憾。希望你不要再说了。”

李陵与苏武一连饮酒数日,又劝道:“子卿你再听我一句话。”苏武说:“我自己料想必死已经很久了。你一定要我苏武投降,就请结束今日的欢聚,让我死在你面前!”

李陵见苏武一片至诚,长叹道:“唉,你真是义士!我与卫律的罪过上通于天!”不觉泪湿衣襟,与苏武告别而去,赐给苏武牛羊数十头。


感思:北海的风雪中,苏武与李陵,这对曾经的同僚,在匈奴的荒原上演绎了震撼的人格对话。

苏武选择持节不屈;李陵则投降匈奴,娶单于之女为妻。一次不同的个人选择,揭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格结构:苏武展现了“绝对人格”的壮烈,李陵则体现了“相对人格”的妥协。

这两种人格形态的分野不仅决定了他们各自的命运走向,更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精神镜鉴。

苏武的人格特质首先体现在其价值观的不可交易性上。当李陵以家人变故、汉朝法度无常为由劝降时,苏武的回答掷地有声:"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

苏武将忠君爱国视为绝对义务的价值观,构成了苏武人格的核心支柱。值得注意的是,苏武并非不知变通之人,他可与李陵饮酒数日,却绝不妥协于劝降之言。

这种在生存策略上灵活而在核心价值上坚定的特质,使得苏武的坚守不是愚忠,而是经过理性抉择后的道德自觉。

当他说"自分已死久矣"时,展现的是一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超然,这种超然使其在极端困境中仍能保持人格的完整性。

李陵的人格形态则呈现出明显的相对主义特征。他的劝降言辞充满现实考量:“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反映了一种功利主义的生存哲学。

李陵的悲剧在于,他的投降并非全无理由,家族被诛、汉武帝暴虐,但他最终选择适应环境,而非以死明志。

李陵的每一次选择都有其自我合理化的理由。这种不断根据外部环境调整道德底线的做法,使其人格逐渐碎片化。

具有反讽意味的是,李陵一面承认自己“罪通于天”,一面又继续为匈奴效力,这种道德认知与行为实践的割裂,正是相对人格的典型症候。

李陵的相对人格使其陷入永恒的撕裂状态——既不能成为真正的匈奴人,又永远失去了汉朝人的身份认同。史料记载李陵送别苏武时“泣下沾襟”,正是这种撕裂痛苦的生动体现。

当代社会价值多元的背景下,苏武与李陵的人格分野仍具启示意义。

在当今,完全效仿苏武可能不现实,但人仍需某些不可妥协的底线,如诚信、正义。

现代人不再像苏武那样“持节牧羊”,但人格中必须有一些不可交易的核心理念,这是防止精神溃散的基石。

过度适应环境可能导致精神迷失。李陵的悲剧提醒我们:人生不仅需要生存智慧,也需要精神支柱。

适度的苏武式坚持则是健康人格的必要维度。在商界,这种人格分野表现为企业家是坚守核心价值还是随波逐流;在知识界,则体现为学者是坚持学术操守还是迎合市场需要。

北海对话的永恒魅力在于,它超越了具体的历史情境,直指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人应该如何安顿自己的灵魂?苏武用十九年的坚守证明,人格的崇高不在于获得什么,而在于拒绝什么。

在这个意义上,读苏武与李陵的故事,不仅是回顾一段感人的历史,更是进行一场严肃的灵魂自审: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苏武和一个李陵,而人生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终倾听哪一个声音。

相关文章

  • (外国语学院)我本桀骜少年臣

    少年心性岁岁长,何必虚掷惊和慌。 ——题记 人的一生,短暂又匆...

  • 永恒与当下

    “人生有如朝露,功名、爱情不过一瞬。既然如此,只需刹那的绚烂与温存就好,又何必祈求长久呢?” 其实每时每刻都在逝去...

  • 黑夜

    文/夏晚歌 来吧,借你一生的时光 予你最长久的陪伴 借你一双最宽容的肩膀 生活的艰难都那么赤裸裸地挑战 你又何必隐...

  • 何必标新立异,你就是自己最好的标签

    何必标新立异,你就是自己最好的标签。 何必苦苦模仿,你就是人生最好的诠释。 何必为难自己,短暂的一生自当及时行乐。...

  • 013/100《关键20小时》--快速学会任何技能(重拾勇气)

    1,生命如此短暂,掌握技艺却要如此长久。2,只要肯练习,技能就一定能提高。3,人的大脑就像肌肉一样,锻炼得越多,发...

  • 无题

    像一只咸鱼一样生活, 又有什么不好。 一生那么短暂, 何必困扰在不必要的事情里。

  • 回忆的感触

    现在的我不在抱怨任何人于事了,都是过眼云烟,又何必太过计较呢!人的一生又何尝不短暂呢?有时候还来不及回望,已经过完...

  • 生如夏花

    惊鸿一般短暂,像夏花一样绚烂,这是一个多美丽又遗憾的世界——朴树 我想,人的一生就像夏花和秋叶,不能都是轰轰烈烈惊...

  • 短暂的陪伴与长久地孤独

    7月份时,在我用一张迪士尼门票的威逼利诱下,妹妹高考结束后没有怎么在家休整就来上海陪我了,今天是妹妹陪伴我的第38...

  • 长相思,长相忆

    两情相悦长久时 何必暮暮又朝朝 正因两情不长久 所以朝朝又暮暮 我爱你,我的眼里都是你得倒影 我的指尖划过你的美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治通鉴》D349:人的一生,就像朝露一样短暂,你又何必长久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uyi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