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着厨房,看到躺在抽屉里的擀面杖和勺子,不禁感叹这真是我家的老物件了,掐指算来,擀面杖和勺子已是而立之年,比女儿还要年长呢!
擀面杖的材质是榆木,颜色暗红,身材纤细,腰身笔直,身高足有一米。拿起来细端详,依然纹理细腻光滑,两个堵头环形年轮清晰可辨。勺子是铝制品,色泽暗沉,半圆的勺子头,一柄同材质的勺子把,宛若清朝男子梳理得溜光水滑的大辫子,精致得恰到好处,浑然一体。
抚摸着擀面杖和勺子,婆婆她老人家的身影依稀浮现眼前,依然笑眯眯的模样,依然精神矍铄,干净利落。齐耳短发,头发花白,个子矮小但是腰板永远挺拔如松。看到她老人家,有谁想到这是重病缠身的老人呢!
陪伴我三十年的擀面杖和勺子,正是她老人家挺着病痛的身体,亲自去市场为我们小家添制的过日子神器。
婆婆是位非常了不起的女人。公公壮年忽染重疾,不治而终,享年四十二岁。时婆婆年仅三十有四,四个儿女,最小的孩子尚未出生。孤儿寡母,其艰辛可想而知。婆婆孤立无援,又受本家小叔挤兑,更是难上加难。然婆婆外柔内刚,咬紧牙关熬日子。婆婆坚信唯有读书可以改变孩子的命运。无论如何穷困潦倒,食不果腹,坚持让所有孩子上学读书。一盏煤油灯,四个孩子围桌学习,她老人家在一边做针线活,每念及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日子,婆婆就泪眼婆娑。
穷家出骄子。三个弟弟在母亲的谆谆教导,在姑姐榜样作用下,均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学,跳出农门,成为让人艳羡的城里人。婆婆成为当地所有母亲的楷模,孩子也是人茶余饭后别人家的孩子。
然终年劳苦,婆婆的身体每况愈下,在我和胡胡结婚时,婆婆身体已经是不能承受之重,十年内做三次大手术,伤口稍稍动一动,都会疼出一身冷汗。婆婆是刚强的,是闲不住的,婆婆在我家休养,身体稍有好转,就帮我忙活家务。我们上班,她会悄悄地帮我买菜。婆婆看我的厨房缺东少西,就亲自去市场帮我买了擀面杖、勺子,盆等。
婆婆对儿女疼爱,宽严有度。婆婆讲,她不会擀饺子皮,家里吃饺子,婆婆半夜就要起床,蹑手蹑脚和面,揪一个一个面剂子,用自己的手一点一点捻皮,捻得差不多大小,再用小碗压边去除多余边角,才成了一个圆溜溜的饺子皮。这样费时费力吃顿饺子,婆婆要忙到天亮。早晨看到孩子香甜地吃上她亲手捻皮包的饺子,婆婆所有的疲累都化做嘴角满足的微笑。
婆婆说,家里虽然穷,每一顿饭她都会用心思琢磨,尽量做得可口,让孩子爱吃、吃饱、吃好。婆婆自豪地说,你看他们几个,没有一个个子长成矬子,就是你姐,也有一米七呢。
那样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家,孩子长大个确实是件了不起的事,难怪婆婆自豪。
婆婆爱生活,懂生活,穷日子也能过得有滋有味。一年、四季、三餐、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婆婆在的日子,她教我烙盒子,炖酸菜,蒸大菜饺子。婆婆告诉我胡胡爱吃什么,小孩子不要给她吃零食,养成好习惯。
婆婆说,现在的日子多好啊,想吃啥有啥,这样的日子真舒坦啊。
婆婆看到笨手笨脚的我,大概率希望我学会生活,学会做好自己的一日三餐,学会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吧。于是精心给我买了厨房神器。
女儿十三岁那年,婆婆终于油尽灯枯,离开了我们,让我们悲痛欲绝。
然而婆婆留下的擀面杖和勺子,一直陪伴着我,温暖着我,鼓励着我。每每看到我厨房的擀面杖和勺子,就想起我乐观会生活的婆婆。也许生活真没有那么不容易,即使生活真的很苦,学会自己加点糖就好了,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