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写新版行动管理方法论、日计划处理流程图时发现的问题:
1.日计划流程虽然之前默写过100+次,仍发现了执行环节的问题。执行时的逻辑应是这样的:
首先看看当下有没有必须要执行的行动【开始时间】;
其次看看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拥有的工具【情境】;
找寻该环境下最重要的行动【优先级】;
考虑一下自己的状态如何【精力损耗】;
考虑一下该行动可能消耗多少时间【时间预计】。
通常情况下,只要判断完前三条就可以找出当下最应该执行的行动了;
如果在执行中有突发事件,可以将突发行动A和您正在执行的行动B之间进行比较,哪个重要执行哪个,如果同样重要,那么哪个紧急执行哪个。
我的执行却是先看优先级,然后检查目前所处情境,主观估算下任务难度和耗时,然后再决定此刻做or不做。之前我理解的“先吃掉大青蛙”就是“排除万难”“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得去完成,对自己而言这是严重有违内心情感需求的,而且是很强烈的负面暗示:大青蛙很难吃、没条件、难完成。而村长的逻辑是在最适宜的环境下做最重要的事,情境排序改变后心情变成“在对的时间、地点做对的事情”,真是天壤之别啊!
2.行动管理方法论有别于日计划流程图,即使对八步骤很熟悉,抄写时仍有很多盲点。
下一步
打印 抄写 课程中出现的流程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