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哲思读书
欲待无为,从天之为——读庄子《刻意》

欲待无为,从天之为——读庄子《刻意》

作者: 红叶问秋 | 来源:发表于2019-05-07 06:39 被阅读0次

原创: 雷震的读书感悟  开卷应有益

        在这世界上有很多种人,也有很多的神。当迷茫的人寻找所谓的意义时,究竟该跟随谁的思想?人生应该是什么样的,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候和不同的地方,应该是不同的。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一直在变化,人生的道路也随之变化。有什么是不变的吗?

欲待无为,从天之为——读庄子《刻意》

        庄子列举了六种人生的样本而寻找其中最高尚的。山谷之士、平世之士、朝廷之士、江湖之士、道引之士和天地之道。当然从名字也可知天地之道是最高尚的,是被庄子推崇的。

那在庄子看来,什么样的人才合乎天地之道、圣人之德呢?“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这就是为五士之为而实无为。不刻意而得山谷士之高,无仁义而得平世士之修,无功名而得朝廷士之治,无江海而得江湖士之闲,不导引而得道引士之寿。如此则“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所谓圣人无弃人、无弃物。故为众士之为而无高低,不偏不倚,虽为之而实无所为。

        既已为之,而又何谓无所为?“夫恬惔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故圣人无所为。“,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追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去知与故,循天之理。”故圣人虽为而实无为,从天之为也!若此则去道不远矣!

如此为之,有何得焉?虽得五士之德而实无所得,非我求也。我所求者,天德也——“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其魂不罢。虚无恬淡,乃合天德。”此德于五士无益,而圣人重之。正所谓“野语有之曰:‘众人重利,廉土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何以贵精?庄子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庄子曰“纯素之道,惟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庄子曰“能体纯素,谓之真人。”此圣人之极也!

阅读原文

相关文章

  • 欲待无为,从天之为——读庄子《刻意》

    原创: 雷震的读书感悟 开卷应有益 在这世界上有很多种人,也有很多的神。当迷茫的人寻找所谓的意义时,究竟该...

  • 读老子——无为之为

    第六十三章(修身)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①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

  • 《庄子》外篇 刻意:虚无无为

    2022.01.08周六晴D8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516 《庄子》外篇 刻意 二 【原文】 故曰,夫恬惔...

  • 无为之为

    去听一个关于教育的讲座。一位浙江杭州的校长,数学老师,父亲,同事,朋友。 他分享了自己做为一个成功孩子的父亲,做为...

  • 《无为》

    一、无为是不刻意追求,特别放松自然地去做事。比如庄子讲的“庖丁解牛”就是一种无为的状态。 二、要达到无为的状态,做...

  • 《莫之仙体》郝经论书法

    淡然无欲,倏然无为,心手相忘,纵意所如,不知书之为我,我之为书。悠然而化然,从技入于道。凡有所书,神妙不测,尽为自...

  • 【日更打卡】5.10《同读庄子第十八天》

    今天进入庄子同读的最后一天:《应帝王》! 本篇主要谈的是帝王治理天下的问题,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政治观。文中故事都...

  • 突破三千年古经关键词的瓶颈

    张介福,九月十二日。 庄子説:”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天地》。 這是庄子对什么叫”天“?什么叫”德”...

  • 庄子《在宥》:天下将安其性命之情,聪明仁义礼乐圣知,存也可

    接着看庄子的《在宥》篇,这篇讲的是无为而治,无为而化,自由自在,回归本性,从心而动,自然而然……,我们跟着庄子继续...

  • 《莫之仙体》节录论书

    淡然无欲,翛然无为,心手相忘,纵意所如,不知书之为我,我之为书,悠然而化,然后技入于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欲待无为,从天之为——读庄子《刻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ls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