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带三娃去表姐家。妈妈很少带孩子去表姐家。孩子见到表姨,显得很陌生。
一贯,妈妈都是让孩子叫人,说“来,叫阿姨”。三宝仿佛听不懂,跑开了。二宝也不做反应。只有大宝,一脸懵B,站在原地。看着大宝的反应,妈妈发现自己似乎做错了什么。
于是,妈妈给大宝重新介绍。“大宝,这位是妈妈的表姐,也是你的表姨。你可以叫阿姨。”大宝这才尴尬地叫了声“阿姨”。
传统教育,长辈总是不厌其烦地教育说,家里来了客人,要主动打招呼,说“你好”,才显得有礼貌,有家教。客人走了,也要说“再见”。别人给你东西吃,你要说“谢谢”。
于是,妈妈也这样教育孩子。
但今天,妈妈感觉不太对,妈妈似乎在强行拉近大宝和陌生人的关系。
孩子很少自来熟。他们先天感受力强,会观察,感受别人,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去和别人连接。
当你不打扰他的时候,他就会以他自己的节奏去感受对方。去感受他以什么方式和别人连接,他才舒服,去感受什么样的距离 ,他才舒服。
没被教育“懂礼貌”的孩子,会慢热的,保持距离,先感受对方,再去建立关系。
但是一旦建立好了关系,孩子会全然打开心扉,接受对方。待人的那种热情,会让你格外惊喜。
比如,每次去外婆家,三宝都会飞奔跑去找外婆,扑向外婆怀里,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热情,亲密。而大宝就会走近外婆,礼貌地问好。二宝就躲妈妈身后,探头看外婆。
每个孩子,和别人建立关系的方式各有不同。孩子会用本能,直觉的心,去感受别人,感受环境。
妈妈经过反思后,想,以后能做的,就是先帮孩子介绍一下客人的身份,然后尊重孩子,尊重他的打招呼的方式,不评判,不否定,让一切自然而然。
以上为三宝妈妈的原创分享,仅代表个人观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