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焦虑的根源不是孩子,
而是自己未解的成长课题。
父母的每一次情绪爆发,
都在无形中削弱
孩子的心理韧性;
而每一次自我觉察,
都在为孩子建立内在力量。
幸福共建,分享自己、看见他人、共享快乐。
不论在哪里,什么样季节
我都可以 ,有着一片自己的花园
有果实不断成长,有鲜花不争不抢……
1.榜样的力量是很强大的,身边的榜样是我们前行源源不断的动力。
2.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先去成为,所以修好自己是最重要的。
3.寻找自己其实是看见自己、粉碎自己、重塑自己的过程。
4.有了“带团队”的思维就会累,要学会转念,让团队带自己。
5.允许失控,失控本身就有无限的可能。怎样都好。
6.独立的背后是安全感的富足。
7.独立是内心的笃定,是坚信我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
8.不要着急说服别人,松弛感会让人感觉更舒服。
9.学习最终还是要回归自己。思维方式、生活模式都会因为学习而发生改变,学习会改变一个人的“慧命”。
10.人行于世,多一些对彼此的信任和尊重,多一些对自我的发现和修行。我就在这里静静地做我自己。
1.内心的杂念多了,沉淀出来的就会是很多负面的东西。
2.并不是要做很多、有很多结果,我们才是美好的,当下的存在就是美好。
3.对外在的成就感的追求是没有尽头的,真正的成就感是内心的完整和丰盛。
4.学习的密度就是成长的速度。
5.平时就要注意养生,不要等生病了才想到去医院。
6.有时候知识多了也是一种枷锁,学会做减法,减少自己的欲望和期待。
7.头脑再强大,再精打细算,都算不过老天。
8.试图通过达到某个阶段来实现没有烦恼,人生就会永远陷入烦恼。
9.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烦恼,也会有这个阶段的美好,享受过程就好。
10.生命的旅程是无法计算的,回归内在,有些选择就在冥冥之中。
11.多跟自己在一起,用旁观者的角度不带评判地看自己的念头。
1.人人有思想,但是思想的境界有高低。
2.多则惑,守住一颗清净的心比得到多少资源都宝贵。
3.如果获取的信息大于心的承受范围,心就容易乱。
4.考大学、拿文凭都只是相,本质是要明自己的心,见自己的性。
5.回归就是出发,本质就是全部。
6.修好自己,跟万事万物连接。现象不是问题,他人不是问题,甚至问题也不是问题。
7.只要我们愿意去尝试,一切都可以为我所用。
8.不接纳自己,就会产生内耗。他是他,我是我,每个人只需要做好自己就可以。
9.允许自己暂时做不到,允许和放下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紧张和拧巴。
10.接纳自己所有的好与不好,感恩赞美我的人,也感恩有不同声音的人。
11.把人人都当成贵人,自然就会有亲和力的呈现。
1.我们首先要敬畏自己,否则就无法与父母、天地、自然、道、万事万物连接。
2.敬畏自己是连接一切的源头,我们本身就是美好的存在。
3.对自己全然接纳了,对世界也就多了一份敞开。
4.不要对自己太苛求,不求事事都完美,完整的自己既接纳好,也接纳不好。
5.“敬”是尊敬,“畏”是不妄为,敬畏里有珍惜,有感恩。
6.我们都是自然的显现,也终将回归自然。
7.放下傲慢,放下证明,放下评判,放下贪欲,以敬畏之心连接一切。
8.光而不耀,把握好度,度里有整体。
9.活在当下,珍惜眼前人,做好当下事。
10.越接纳,就越有整体,也越能从容。
11.心归空的时候,甚至连看到都没有了,一切只是一个自然的发生。
人生没有最好的年纪,
只有最好的心态,
换个角度看风景,
你会发现美无处不在,
换个心情看人生,
你会发现,
其实快乐很简单。
哪吒娘说了一句,娘从来没在乎过你是魔是仙,娘只在乎你是娘的儿。孩子的成绩和分数真的没那么重要。孩子只是做错题,又不是做错人,榜上无名,不是脚下无路,学渣不一定是废品,学霸也不一定是正品,天赋过人就上交国家,资质平庸就承欢膝下,又不是十恶不赦,身体健康,快乐就好了,没有人因为考试赢得所有,也没有人因考试输掉一生,答卷不过一张纸,未来才是一幅画!
——送给今年中高考孩子的父母别在孩子面前
抱怨生活的艰难,
你的态度是他看世界的滤镜。
保持积极乐观,
让他在爱与希望中长大,
他才会带着阳光,
去拥抱生活的每一面。
路是自己选的,
没有输赢,
只有值不值。
任何经历过的,
不是得到就是学到与其送孩子昂贵的玩具,
不如送他足够的陪伴。
一起搭积木、做游戏的时光,
是他童年最温暖的底色。
在爱里长大的孩子,
内心富足,才无惧未来风雨。
当我们在孩子
身上贴标签时,
就已经关上了
真正看见他们的门。
一旦给孩子贴上
“内向”调皮”等标签,
就会带着固有
认知看待孩子,
忽略孩子其他方面
的闪光点和改变。
比如认为孩子内向
就不让他参加社交活动,
实则可能错过孩子
突破自我的机会。











网友评论